-
日期: 2025-08-13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俄羅斯 | 字體: 小 中 大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因超過70架租借給俄羅斯航空公司的飛機無法收回,多家中資企業蒙受數百億元的巨額損失。目前,這些企業不得不通過保險理賠和法律訴訟等途徑追討損失,以及大幅減值處理資產應對困境。
飛機收回難 多家中資企業損失慘重
廣州國資背景的“山河智能”最新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AVMAX與俄方客戶簽署的叁份飛機租賃合同中,3架飛機自2022年2月起至今無法收回。在經多次交涉與回收嘗試均告失敗後,AVMAX最終與保險承保方達成賠付協議,獲得2900萬美元理賠款,扣除相關費用後淨收2296.5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4億元。
另壹家企業“日發精機”面臨類似困境。其旗下Airwork公司與俄方簽訂的六份B757-200貨機租賃合同中,目前僅收回1架,另外5架仍滯留在俄羅斯。該公司於2022年10月對這5架飛機計提減值損失人民幣7.41億元,目前正通過司法途徑向保險公司QBE進行索賠。
深圳“國銀金租”終止了與俄航企業15架飛機的租賃合同,成功收回6架,但仍有9架飛機滯留俄境,確認減值損失24.14億元人民幣。
中國飛機租賃同樣有2架飛機滯留俄境,在2022年全額計提4.38億港元損失。
行業龍頭企業的資產損失更為嚴重。渤海租賃旗下全球第贰大飛機租賃公司Avolon有10架飛機位於俄境內,為此計提減值損失2.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42億元。
中國銀行旗下企業中銀航空有17架飛機滯留俄羅斯,公司全額計提資產減值8.0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8億元。
行業沖擊波及范圍廣泛
業內人士對陸媒透露,租賃飛機滯留俄羅斯事件影響范圍相當廣泛。俄羅斯客貨運航空公司的機隊中超過半數為租賃飛機,其中逾半數來自海外租賃。
根據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運輸研究所統計,向俄羅斯出租飛機的中資租賃公司涵蓋中銀租賃、國銀租賃、工銀租賃、渤海租賃旗下Avolon、河南航投與立陶宛租賃公司合資的Avia AM等多家知名機構。
記者查證,上述向俄航提供租賃服務的多家中國公司均是國企控股或參股。
由於無法確認飛機適航狀態,多數租賃公司對滯留飛機進行全額減值處理,將賬面淨值直接調減至零。
此外,面對巨額損失,保險理賠成為主要救濟途徑。山河智能成功獲得保險賠付後,這筆1.26億元的稅後賠款相當於其上年度淨利潤的172.92%。
國銀金租也在2023年率先獲得滯俄飛機保險賠償,累計收到5架飛機的保險賠償金15.62億元人民幣。
中銀航空租賃在2023年收到俄羅斯NSK保險公司就8架滯俄飛機支付的2.08億美元現金,並在2024年3月成功收回兩架波音747-8F貨機。
然而,並非所有企業都能順利獲得理賠。部分企業轉向司法救濟,如日發精機正在新西蘭奧克蘭高等法院起訴保險公司QBE,渤海租賃也就涉俄飛機保險索賠事項提起訴訟。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滯留俄境的飛機問題仍將在相當長時期內困擾相關企業,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風險因素。
(資料照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