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5 | 來源: 冷杉RECORD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連續幾日的暴雨後,14位零工消失在上工路上。
這是不久前的山西大同,2025年7月27日,壹輛載有14人的中巴車在谷前堡鎮附近因強降雨失聯。救援隊事後打撈出的10具遺體顯示,遇難者均為前往摘辣椒的當地村民,大多是中老年女性零工。她們冒雨出發,只為掙壹兩百元貼補家用。
看到新聞後,王歐心情復雜。他想起壹年前的河南平頂山葉縣,壹輛輕型廂式冷藏貨車違規載人,導致因加班太晚而搭乘該車的8名女工遇難——連續兩年,相似的悲劇背後,折射出太多農民工的脆弱與無奈。
王歐是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在過去拾多年裡,他持續在全國各地進行農民工群體的社會調研,尤其關注農村女工在城鄉之間的處境。王歐也是第壹代農民工的孩子,他經歷過留守兒童的困境,很多農民工問題正是他身邊親友的日常。
近日,冷杉RECORD與王歐進行了壹場長談,我們聊到為什麼類似事故會重復發生,為什麼農村大齡女工成了最脆弱的勞動者——她們為何如此迫切地工作,退而不休?而她們所代表的超齡農民工群體,在社會保障、勞動權益與風險抵御上的系統性困境,又該如何被看見和破解?
以下是王歐的講述:
她們為何迫切上工?
新聞已經過去壹段時間了,這些天我腦海裡反復浮現調研遇到的女工,她們的焦慮和糾結,我也在想兩次案件裡的各種細節,它們為何重復發生?
要分析這兩起事故,首先有個重要問題,為什麼兩次事件的傷亡者,大部分都是大齡女工?
因為農村的男性以及沒有結婚的年輕女性,絕大多數都到沿海打工去了,尤其年輕女工,在制造業和服務業都更受歡迎。現在很多工廠招聘,基本都規定要叁肆拾歲以下,大齡女工能在城市找到的工作有限,最多就是保潔和家政。
現在所謂的大齡女工,大部分都是“60後”“70後”,她們有的從來沒出去打過工,有的早年短暫在外打工,生育後就得長期留守農村照顧老小,所以沒辦法去很遠的地方打工,只能在附近做日結工。
我發現如今的農民工,掙錢的心態更加迫切,大齡女工尤其如此。本質上,是因為他們子女教育、租買房、結婚等家庭再生產的所有環節,成本都在快速提高,他們的經濟壓力比我父母那壹代更大。
比如現在撤點並校後,很多孩子就要去鄉鎮上學,寄宿、托管、家長租房陪讀,都要花錢,還有家庭為了上學在縣城買房。義務教育如此,更不用說高中和大學,私立高中、民辦本科的生源主體都是農家子弟,這些學校的學費比普通壹本貴很多。
還有彩禮錢。在中西部的很多農村地區,可以不用給女孩子買房,但如果是男孩,家庭通常要出幾拾萬的彩禮錢,分擔後續結婚買房、教育等成本。
按照年齡算,大齡女工的小孩大多已讀到高中、大學,或面臨結婚買房。這個家庭的男性可能早出去掙錢了,提高家庭收入的壓力都傳導到這些女性身上。
大齡女工在城市能找到的工作有限,多為保潔或家政
我在中西部調研時,遇到的農村大齡女性,只要還有力氣幹活的,就沒有幾個能安心在家裡做留守婦女。農業的收益非常低,如果雙季種水稻或小麥玉米,壹畝地年收入大概只有1000多塊錢,她得掙。
不過很多人還是會覺得農村女性不掙錢,女性對家庭的經濟貢獻是被遮蔽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