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9 | 来源: nippon.com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歌手》 | 字体: 小 中 大
日本参议院选举已于本月20日落幕,政局也自此正式步入高度不稳定的阶段。尤其新兴极右政党的强势崛起,被视为“日本版川普现象”浮现的徵兆。
文:古贺攻(曾任nippon.com政治部长、编辑构成局次长、社论委员长,现为常务理事)
日本政党政治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本次日本参议院选举共改选125席,包含原定席次248席中的一半(124席)及1席缺额补选。结果,在这125席中,执政党自民党仅拿下39席。虽然勉强高于1989年36席次所创下的历史最低纪录,但较改选前大减13席,堪称惨败。
执政盟友公明党表现同样低迷,受限于主要支持基盘——创价学会成员高龄化等因素,议席数比改选前减少6席,仅剩8席。由于自民、公明两党在此次选举中合计拥有75席非改选议席,首相石破茂曾表示,自公联手的“必达目标”是拿下50席,以确保参议院过半(125席)。然而最终自公两党共计仅拿下47席,继众议院之后,在参议院也失去了过半优势。
自民党即将于今年11月迎来建党70周年,虽然仍维持执政地位,却首次在众参两院双双失去过半,成为国会中的少数。某种程度上,日本政坛正迈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在1990年代金钱丑闻风暴席卷政坛之际,日本曾以建立“可实现政权轮替的两大政党制”为目标,将众议院选举制度由中选区制改为小选区制。这项改革意在摆脱过去自民党内部“假性政权更替”的老路,转向由主要政党在朝野之间实质竞争的健全政党制度。实际上,2009年确实曾实现一次政权轮替。不过,参议院并未被纳入当时这波政治改革的范畴。
由于参议院议员本就比众议院议员更不为选民熟悉,民众在投票时能参考的资讯有限,因此选举结果往往容易受到当下氛围左右。结果,历届参议院选举多次出现超出预期的议席变动,导致多位首相因此被迫下台。
此次参议院选举也可说是其中一个例子。若是执政党失去民心,大量席次转向在野阵营,这本是选举正常运作的体现。然而此次问题在于,议席移动并未发生在主要的执政党与在野第一大党之间,而是“非自民党票”分散流向各个小党,导致在野阵营的多党分散,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之处。
在野阵营中,国民民主党的议席自改选前的4席大幅成长至17席,参政党也从1席跃升至14席。相较之下,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则维持原本的22席,未有增减。这3个政党的立场横跨左右光谱,彼此间几乎没有重叠。当执政党失去过半优势,而在野阵营又四分五裂,政治势必陷入漂流不定的状态。
长期主张激进论调的参政党
尤其是直到选前仍被视为泡沫政党的参政党,竟以带有排外色彩的“日本人优先”口号为号召,在多个选区成功让毫无知名度的候选人脱颖而出,这一现象很可能成为日本政治的重要转捩点。若要称2025年参议院选举为“历史性”的一役,与其聚焦于自民党的“惨败”,不如说这次选举标志着日本出现了与欧美趋势相似的政治动向——“极右民粹政党正式崛起”,会更为贴切。
图为2025年7月20日,日本举行参议院选举,参政党党魁神谷宗币向媒体发表讲话。(Reuters)-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