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0 | 來源: 世界知識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俄羅斯 | 字體: 小 中 大
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歐盟已對俄實施了拾幾輪多領域、全方位的嚴厲制裁。7月18日,歐盟通過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此輪制裁主要打擊“俄羅斯戰爭機器的核心”,包括銀行業、能源業與軍工產業,以及新的動態油價上限機制。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稱,歐盟通過了迄今最嚴厲的對俄制裁方案之壹。
2025年7月18日,歐盟通過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直指俄能源、金融、軍工“叁大命脈”。圖為2025年4月15日在莫斯科舉行的第24屆俄羅斯國際石油天然氣及石油化工技術展覽會。
制裁聚焦六大領域
此輪制裁主要涵蓋能源、金融、海運、基礎設施、軍工與出口管制、個人與實體六個方面。綜合看,此輪制裁瞄准的是俄羅斯的“錢袋子”,對俄經濟束縛越來越緊。
其壹,制裁直指俄能源出口。此輪制裁的核心措施之壹是將俄石油價格上限從每桶60美元降至47.6美元。此後價格上限將每六個月評估壹次,確保始終比市場均價低15%。但美國並未同意將現行對俄石油價格上限同步下調,因此美歐內部首次出現對俄原油限價的分歧。美國拒絕跟進,壹方面是其評估認為,若把俄石油價格上限從每桶60美元降到47美元,可能觸發俄大幅減產,從而撬動全球油價。模型顯示,極端情況下油價或沖至每桶185美元,這將誘發新壹輪全球經濟衰退。在當前中東局勢已造成油價單日暴漲13%的背景下,美國不願再給自己和盟友“火上澆油”。另壹方面,特朗普(专题)政府仍留出對俄政策空間。此外,歐盟還禁止從第叁國進口以俄原油為原料煉制的石油產品,以防止俄原油“走後門”再次進入歐盟市場,但對加拿大(专题)、挪威、瑞士、英國和美國予以豁免。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首次對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印度(专题)的最大煉油廠納亞拉能源公司實施制裁。該公司是印度第贰大煉油廠,俄羅斯石油公司持股49.13%,是在烏克蘭危機中從事俄油“轉口套利”的核心節點——將低價俄油經該公司煉制成柴油和航空燃油後高價銷往歐洲。新壹輪制裁實施後,該公司被禁止向歐洲出口任何精煉產品,歐洲企業被禁止向該公司提供技術、海事服務或海事保險,同時歐盟還對該公司實施資產凍結、旅行禁令。歐盟的制裁將使印度受到原油進口成本上升、轉口利潤損失、俄資本可能就此被迫撤離等多重損失,同時還將推高印度成品油價格,加劇印度國內通脹壓力。印度是全球第叁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而俄是印度的主要石油供應國,約占其總供應量的35%。不過,印度政府消息人士8月2日證實,印度煉油企業仍在繼續購買俄原油,“這是由價格和運輸等經濟因素決定的”。
其贰,此輪制裁中,又有22家俄銀行被剔除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使得俄被剔除出SWIFT系統的銀行總數達到45家,覆蓋了俄商業銀行國際業務90%以上。歐盟此舉意在增加俄金融機構的結算成本,收緊俄融資渠道。此外,本輪制裁還包括針對俄直接投資基金(RDIF)及其子公司的新交易禁令。這將阻止俄利用RDIF進入全球金融市場、規避歐盟制裁、獲取外匯。
其叁,制裁105艘“影子船隊”船只及其輔助船只,使得俄“影子船隊”船只被制裁總數增加至444艘,這些船只被禁止進入歐盟港口以及接受歐盟公司保險或技術服務。歐盟在此輪制裁中首次把自然人及服務商納入制裁,包括部分船長、船管公司、開放船旗注冊私營運營商,對其壹並凍結資產並實施旅行禁令。歐盟將制裁對象從“船”擴大到背後的產業鏈,意在掐斷俄原油銷售利潤,壓制俄財政收入。
其肆,禁止任何歐盟自然人或法人“以任何形式”參與北溪-1、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交易。禁令不設“日落條款”,除非歐盟理事會壹致同意解除,否則永久有效。由此,歐盟把重啟北溪管道的可能性在法律層面上歸零,與歐盟2028年前全面停用俄油氣的計劃相配合。若未來美國試圖以調停名義推動北溪項目重啟,歐盟可以此作為拒絕的法律盾牌。即便戰事結束、制裁部分解除,歐盟市場的大門至少在天然氣領域已徹底關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