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7 | 来源: 纽约时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特朗普 | 字体: 小 中 大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TIAS SPEKTOR评论文章,原标题《这些国家从不信任美国,川普正在证明它们是对的》:川普总统宣布对全球南方两大经济体印度和巴西加征50%关税。他希望印度断绝与俄罗斯的联系——尽管数十个维持类似关系的国家并未遭受如此严厉的惩罚。他还希望巴西政府撤销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指控,后者被控在输掉2022年大选后试图发动政变。这些关税不仅是贸易手段,更是政治胁迫的工具,旨在通过制造经济痛苦来改写他国的内外政策。
但是,当欧洲、韩国和日本已经默许华盛顿在贸易上的许多要求时,印度和巴西正在开辟一条不同的道路,这可能会重塑发展中国家抵抗美国压力的方式。它们没有屈服或恐慌,而是发起反击,并争取时间来激活酝酿多年的替代伙伴关系,政治学家称之为“战略对冲”。这是一种生存策略,正在帮助各国反击川普,但同时也在推动世界走向更分裂、更危险的境地。
当今华盛顿以“非友即敌”的视角看待外交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而言,这种“二选一“是个伪命题。战略对冲意味着培育多重交错的关系网络,避免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大国。可将其视作地缘政治版的投资组合策略:正如投资者分散资产风险,国家也在对外关系中分散依赖性。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保持行动自由。当有替代方案存在时,任何单一伙伴都无法独断专行。
巴西和印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完善这种方法。整个1990年代,当华盛顿陶醉于单极时刻时,它们出于对美国权力的深度怀疑悄然构建其他关系。它们目睹了美国退出不喜欢的谈判、让自己免受国际司法管辖,并将“基于规则的秩序”解释为“我们定规则,你们来遵守”。它们学到的教训并非美国邪恶,而是即便仁慈的霸主最终也会滥用权力——而新兴国家永远承受不起完全依赖美国的代价。
今天,这些国家似乎觉得它们对华盛顿的怀疑得到了证实,并且对冲策略的合理性也得到了证明。
面对川普的关税,巴西出口商正在加速与非洲、欧洲、中东和东南亚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印度企业正在加快全球市场一系列产品的认证和审批流程。两国政府都重启了绕开华盛顿的贸易协定谈判,而这一趋势也被欧洲国家所采纳,以推动自身的贸易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这些虽不能完全替代庞大的美国市场,但足以避免屈服于美国的要求。
在这场博弈中,尽管体量庞大,中国并未提供真正替代方案。北京提供的伙伴关系自带依附属性,例如有利于中国出口的优惠贸易条款;周边国家对其戒心深重,其国际影响力网络仍远逊于美国。金砖国家集团虽提供协同合作的论坛,却缺乏真正的治理结构。巴西和印度等国可能认为,与其加入北京的势力范围,不如自力更生。
对冲策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众多的贸易伙伴,还需要具备利用这些伙伴的国内能力。巴西和印度的弱点——裙带资本主义、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普遍腐败等——限制了它们的行动自由。它们可以转向新市场,但薄弱的治理可能会降低这些市场对它们的兴趣。
尽管如此,即使是不完美的对冲仍胜于投降。巴西和印度正在证明,新兴力量即使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缺陷,也能保留一定主动权。从印度尼西亚到南非,从土耳其到菲律宾,各国都在密切关注。这些国家也表现出不愿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选边站队的态度,它们寻求追求自身利益的空间。它们所缺乏的正是抵制框架——直到现在。
巴西和印度的例子表明,只要愿意打好基础,战略对冲即使在胁迫下也能成功。它们称自己的抵制行动是在维护主权而非反美。几十年来,它们顶着华盛顿的压力,保持外交大门的敞开。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它保留了自主权——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