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8 | 来源: 39健康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都说动一动更健康,但这用在老王头上就像反过来一样。
老王现在每天走一会路都能走得胸闷气喘,起初还能坚持,但有几次好像整个人要晕过去一样。
保险起见,老王去医院做了一个全身检查,结果是大出所料!原来老王的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了65%的狭窄,再耽误下去,可能就是要堵死的节奏。
医生提醒走路虽好,但出现不适症状要警惕!
一、动一动,血管年轻好几岁!
血管是人体重要养分输送渠道,都说“人与动脉同寿”,别小看我们身上大大小小的血管,一旦出现问题,可能隐藏巨大健康隐患。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建议,血管健康要重视,预防血管问题,适量运动是关键。
最近《循环研究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就发现了运动与心血管衰老的关系,研究提到运动可以使全身多个组织产生有益改变,进而延缓与心脏、外周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衰老改变,研究员认为运动有利于预防和管理心衰,延缓心血管衰老。
而运动中性价比最高的就是走路散步,这种运动方式对人体负担和冲击都比较低,简单又老少皆宜,即便是不运动的人、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都可以进行,因此也成为不少人锻炼的首选。
而且每天走路锻炼的人,血管健康也会更健康,美国心脏协会就曾公布过一项针对70岁及以上高龄人群运动调查研究,发现多走路的人,心血管事件出现风险更低。
权威期刊《柳叶刀》也有发布过相关研究,研究员通过长期随访9300名参与者运动习惯,发现每人每天多走2000步路,心脑血管问题风险就会降低10%,也就是说每天多走10分钟路,就可以改善血管健康,而且走路还有利于分解血管壁上的堵塞物,帮助血管减负,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缓解心血管疾病风险。
二、血管堵没堵,走路能看出?
走路除了有利健康,还可以预示心血管问题,尤其是以下3种异常信号,小心是血管堵塞的警告。
1、间歇性跛行
短时间走一下路,下肢就开始痛,但休息后又会缓解,但继续走又会出现疼痛,情况反反复复的,走路起来像跛了一样,临床称为间歇性跛行,往往是下肢血管动脉堵塞引起的下肢供血供氧受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