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9 | 來源: CTWANT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河南新鄉壹名63歲婦人,近兩年間在多個直播間購買號稱“雷氏家族財產”的古錢幣與收藏品,總金額逼近人民幣20萬。 但經專家鑒定後發現,絕大部分都是仿制或低劣制品,僅有3枚錢幣是真品,總價值不超過人民幣15元。
根據中國媒體報道,這名婦人深陷帶貨主播編造的“家族爭產”劇情。 直播團隊在鏡頭前上演斗爭戲碼,並聲稱購買者日後可獲“高價回收”。 長期互動中,主播甚至以“爹媽”等親密稱呼與她建立情感連結,使老人逐漸相信對方就是可信賴的“家人”。 她的女兒無奈表示,母親兩年間共砸下近20萬元,最後卻換來壹堆“壹文不值的垃圾”。
錢幣專家檢視後指出,所謂藏品大多為粗劣仿品,僅有3枚真幣,合計市值不超過15元。 專家直言“如果真能保證高價回收,主播自己早就囤貨了,怎麼會在網絡直播叫賣?”
雖然受騙,但婦人要爭取自身權益卻困難重重。 由於訂單分散在不同小店,難以鎖定具體直播間; 同時法律定性模糊,警方往往將此類事件視為“消費糾紛”而非詐騙,使受害者難以透過刑事手段追討。 即便透過民事訴訟,因合約條款藏有陷阱,多數案例也以敗訴收場。
報道中也提到,這並非單壹個案。 在此之前,就有人因“投資翡翠”損失46萬元,案件同樣被歸為消費糾紛而不了了之。
專家解釋,這類直播套路常鎖定孤獨老人,編造豪門爭產、遺產糾紛等戲碼,引發同情與信任,再以“穩賺不賠”或“高價收購”為誘餌行銷。 主播甚至出具所謂“鑒定證書”,實際成本僅2元,掃描後卻導向虛假網站,營造出“權威背書”的假象。
此外,算法推送也加深受害者的信念。 老人壹旦沉迷直播間,系統會持續推送相同內容,讓他們陷入“信息繭房”。 不少家庭曾試圖勸阻,但因老人固執,甚至引發親子矛盾。 有案例顯示,受害者寧願相信主播在鏡頭前的“溫情表演”,也不願聽從子女的提醒。-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