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31 | 來源: 半導體行業觀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叁星 | 字體: 小 中 大
除了台積電之外,隨著韓國巨頭叁星恢復對其泰勒工廠的投資,該公司顯然也在大力推動美國制造業的發展。
鑒於過去幾個季度叁星的代工業務低迷,其在美國的投資也壹直很少,因此其在美國的計劃也隨之調整。然而,隨著特朗普(专题)政府大力推崇“美國制造”的理念,以及美國客戶對叁星2納米工藝的興趣,據ETNews報道,這家韓國巨頭已恢復對其泰勒工廠的投資。這將包括人員部署、新代工設備的整合,以及更重要的是,為2納米工藝的生產做准備。
據業內人士31日透露,叁星電子計劃從9月開始部署人員,在泰勒工廠建立代工生產線。工程師將分兩批部署,分別在9月和11月。此外,已確認正在訂購代工生產線建設所需的設備。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我們已經完成人員選拔流程,計劃在9月和11月部署人員。許多合作伙伴已經宣布了設備訂單,目前正在准備中。” 據報道,
叁星電子還任命了泰勒代工廠的新負責人。此前,泰勒工廠由奧斯汀代工廠負責管理,但隨著泰勒工廠的運營全面展開,似乎內部已經任命了壹位新負責人。
大約壹年前,叁星電子恢復了對泰勒工廠的投資。叁星決定於2021年投資泰勒工廠,並開始建設。叁星電子先行建設廠房,為投產做准備,但去年9月撤走了員工。
全球經濟衰退、半導體市場惡化、通貨膨脹以及美國半導體補貼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了這壹局面,但決定性因素是難以獲得代工客戶。
叁星最初計劃在泰勒工廠建設4納米工藝,但據報道,在與客戶的合作失敗後,該工藝發生了改變。
在獲得特斯拉的訂單後,不確定性得以解決。叁星電子於7月與特斯拉簽署了壹份價值22.8萬億韓元(約合196億美元)的代工合同。該合同要求叁星電子在泰勒工廠生產特斯拉設計的人工智能(AI)芯片,並提供為期八年的供應。在獲得客戶後,叁星電子正准備恢復泰勒工廠的運營。
泰勒晶圓廠目前由壹棟建築組成,並配備壹間潔淨室,這對於半導體生產至關重要。叁星電子計劃從第壹階段(即單潔淨室)開始建設壹條2納米生產線。預計到明年年底,產能將達到每月16,000至17,000片12英寸晶圓。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每月可生產10,000片晶圓的2納米晶圓制造設備(WFE)的投資額高達17億美元,預計到明年年底,叁星電子將投資約28.9億美元(約合4萬億韓元,以17,000片晶圓計算)。派遣的人員將
用於安裝設備並優化工藝。設備安裝完成後,將使用測試晶圓來穩定工藝。據專家介紹,3納米工藝的工藝穩定期約為10個月,而2納米工藝的穩定期將長約壹個月。泰勒工廠預計將於明年年底或 2027 年初開始量產。這意味著特斯拉的人工智能半導體可能會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開始量產。
隨著泰勒代工廠 (Taylor Foundry) 的成立,叁星電子預計將加快吸引大型科技公司進入美國的步伐。該公司最初計劃建造兩座晶圓廠,每座晶圓廠配備兩間潔淨室,總計肆間潔淨室。這肆間潔淨室每月可生產 6 萬至 7 萬片 12 英寸晶圓的半導體。為了拓展泰勒代工廠的業務,該公司預計將加強針對英偉達、蘋果、高通和 AMD 等公司的銷售力度。
2nm,激烈競爭
今年下半年,全球爭奪下壹代2納米半導體市場領導地位的競爭將愈演愈烈,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和叁星電子正准備開始量產。與此同時,英特爾正尋求利用更先進的1.8納米工藝超越競爭對手,重振其陷入困境的晶圓代工業務。
據業內人士周日透露,台積電已經開始接到客戶關於其 2nm 工藝節點的訂單,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在其位於台灣(专题)寶山和高雄的晶圓廠投產。
台積電首次在其2納米芯片中采用環柵晶體管架構,標志著壹項重大的技術轉變。與目前的3納米工藝相比,新節點預計將提供10%至15%的性能提升、25%至30%的功耗降低以及15%的晶體管密度提升。
晶圓代工市場第贰大廠商叁星電子也計劃在 2025 年下半年開始生產 2nm 芯片。
叁星在最新的1-3月財報中確認,將在年內開始量產采用2nm工藝節點的移動芯片。
雖然該公司沒有具體說明這款產品是什麼,但人們普遍預計它將是 Exynos 2600,這是即將推出的旗艦 Galaxy S26 系列應用處理器芯片,計劃於 2026 年初發布。
叁星是業界首家在其早期 3nm 節點工藝中采用先進 GAA 架構的芯片制造商,但在初期階段,該公司面臨著良率低的問題。憑借其在尖端架構方面積累的經驗,該公司目前的目標是提高 2nm 工藝的制造穩定性和產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