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1 | 來源: 深氪新消費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90後 | 字體: 小 中 大

究竟是年輕人不愛睡,還是睡不著?作者|唐納德
壹場難眠的夜,催生了超過5000億元的生意,預計2030年突破萬億元關口。這是時下睡眠經濟產業的火爆。看來,搞錢的細分機會賽道可真是無處不在。
然而,生意背後,盡是你我這般年輕人“輾轉難眠,徹夜不眠”,壹晚睡7個小時深睡眠僅6分鍾,明明日落而息的睡覺,竟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中國睡眠研究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國睡眠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擾率為48.5%,近壹半的成年人群體飽受睡眠困擾,尤其是年輕人。
前段時間釘釘拾周年大會,無招也在采訪環節坦言,此前團隊每天只睡肆伍個小時,此番案例,是打工人主動熬夜。
“總睡眠時長7個小時,淺睡眠占90%,深睡眠只有6分鍾。”拿到這份多導睡眠監測報告時,30歲不到的重慶朱女士手在微微顫抖,這算是被動難眠。
如今90後、00後不僅在汽車、化妝品、外賣、茶飲、寵物多個領域霸榜成了主力消費軍,就連睡覺,也壹路“遙遙領先”,有機構數據,90後、00後吞下柒成助眠藥。
“困” 在夜晚,“富” 於睡眠經濟 —— 年輕人的睡眠負債與市場救贖,背後是不簡單的壹筆賬,“缺覺”的成年人,甘撒千金只為求壹場好覺。解決“失眠”,則已經成為企業們掘金的新商機。
究竟是年輕人不愛睡,還是睡不著?
1年輕人為什麼不睡覺?
焦慮、壓力和主動
《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入睡困難已成為國內“80後”“90後”和“00後”最大的睡眠困擾,尤其是“00後”已成熬夜人群的主力軍,占比高達45.7%。
聽上去是不是沒有感知?不妨用案例感知。
凌晨2點,深圳出租屋的燈還亮著,手機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刺眼的光,26歲的小杜盯著手機裡的睡眠監測APP,屏幕上“深度睡眠28分鍾”的字樣刺得他眼睛發酸。
“這已經是這個月第15次熬夜了,不是不想睡,而是腦瓜子 睡不著”。
想睡個好覺成了難題的現象不是個例,1200公裡外的上海,剛加完班的露露躺在床上,腦子裡反復回放著白天路演時的細節,明明身體累到僵硬,意識卻清醒得像剛喝了壹杯濃咖啡。
如今的社會,“80後開始脫發,90後忙著養生,00後加入失眠大軍”成為網絡熱梗時,背後藏著的是年輕壹代集體陷入“睡眠困境”的現實。
當然了,有人被動失眠,也有人主動熬夜。
28歲的叁木,正在成都的壹家互聯網公司當運營,她晚上9點下班,到家洗漱完畢後已經過了10點。“躺在床上看劇、刷視頻,壹晃眼就到凌晨了,但還是舍不得睡”。長期的熬夜習慣打亂了叁木的生物鍾,“最初是主動選擇不想睡,後來卻變成了想睡也睡不著。”
但總歸說來,年輕人睡不著,從來不是“矯情”,而是多重壓力下的必然結果。
首要的壹點是來自社會的壓力。身處職場總免不了對付每個月的KPI吧,重復不斷的匯報,做材料,做PPT,還要應對領導的呵斥,這種“生存環境下”,這覺該怎麼睡?
再加上房貸車貸、婚戀焦慮等幾座大山壓在身上,睡覺就變得更不容易了。
就像在基金公司做機構銷售的露露,為了准備第贰天的路演PPT,經常凌晨1點才能下班,閉上眼腦子裡還在復盤工作細節,“生怕哪個數據錯了,哪個環節漏了,越想越慌,越慌越睡不著”。-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