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1 | 来源: 知识分子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宣布,将暂停2026-27 学年全院博士项目的招生。
目前不再招收博士生的院系包括艺术史、电影与媒体研究、古典学、比较文学、东亚语言与文明、英语语言与文学、日耳曼研究、语言学、中东研究、罗曼语族语言与文学、斯拉夫语言与文学、南亚语言与文明,以及音乐系的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史与理论项目。仅有哲学系(Philosophy)的博士项目和音乐系内部的作曲与声音实践(Composition and Sound Practices)博士项目两个例外。
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也宣布,2026–27 学年将暂停四个博士项目的招生: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社会思想以及科学的概念与历史研究(Conceptu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更早之前,芝加哥大学克朗家庭社会工作、政策与实践学院已宣布暂停博士招生。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则表示,将暂停公共政策博士、政治经济学博士,以及公共政策硕士项目的招生。
在招生暂停的消息公之于众前,艺术与人文学部已在酝酿一场重组,希望通过削减成本和合并部门来应对“历史性的资金压力”,将现有的15个系缩减到8个系。6月14日,学院成立了五个工作组,由院系的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共40人组成,负责对院系结构、语言教学、博士项目评估、硕士及本科教育提出改革方案。直到7 月,工作组成员仍然抱着能与校方谈判达成妥协的希望。
一个月后,8 月上旬,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部主任黛博拉·尼尔森(Deborah Nelson)致信教职员工和博士生,宣布2026–27 学年学部内约一半博士项目(8 个系)将全面停招,另有7 个系缩减招生名额。
她解释,这一决定旨在“降低成本并避免进一步的财务不确定性”,并以申请人数、本科生需求、终身教职轨道就业情况及学位完成时间等为参考指标。然而,这一方案在校内引发了强烈反弹。尼尔森本人承认,公告“让许多教职员工措手不及”。
芝加哥大学哈珀纪念图书馆(University of Chicago, Harper Memorial Library)图源:wikipedia.org
根据芝加哥大学校内学生报纸披露的内部通讯,博士项目委员会(由教员主导)明确反对“区别对待”的做法,认为若真要停招,应一视同仁地适用于所有院系,而非只针对部分。同时,部分成员质疑校方所用指标“无法作为招生决策的充分依据”,并批评其“未能体现学术层面的考量”。
在这一压力下,行政部门迅速调整方案。经过与各系主任和博士项目委员会的紧急磋商,尼尔森最终宣布,停招范围将扩大至几乎所有博士项目。她在后续邮件中解释,这一调整是基于“博士项目委员会和系主任们的强烈建议”。
01 历史性资金压力,从何而来?
对于此次停招,院方的公开说法始终围绕两点:财务压力与项目评估。在致师生的邮件和招生网站的公告中,院方将这次为期一年的停招,定位为一个进行“深思熟虑且彻底的项目评估”的机会。但无论怎么说,财政压力都是最关键的因素。
推动此次重组的资金压力,一方面来自科研拨款的减少,另一方面则与国际学生政策和研究生贷款改革有关,这些都起源于川普政府的举措。在川普最近通过的名为“大而美法案”的要求下,大学将面临多个学生贷款计划的削减或取消。
芝加哥大学教务长凯瑟琳·贝克尔(Katherine Baicker)曾透露,联邦拨款削减的即时影响已达1000万至1500万美元,并可能在未来一年内扩大至4000万美元 。该法案还取消了Grad PLUS 学生贷款计划,根据《高等教育纪事报》对联邦数据的分析,在2022-23 财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通过该计划获得了将近5亿美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