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3 | 來源: 騰訊科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從GPT-3的300兆瓦時到GPT-4數倍的能耗,再到GPT-5的推測,模型規模的幾何膨脹正帶來指數級的能源消耗。
GPT-5生成約1000個tokens的中等長度回答,平均消耗18.35瓦時,最高可達40瓦時,遠超其前代產品GPT-4的2.12瓦時,增幅約為8.6倍。
GPT-5的日耗電量可達45吉瓦時,這壹數值相當於150萬美國家庭的每日用電需求,或2至3座核反應堆的輸出量。
在全球對人工智能的狂熱追逐中,電力逐漸成為最沉重的隱形成本。每壹次新模型發布會,舞台上展示的是推理速度的飛躍、對話長度的突破、多模態的驚艷表現,而舞台背後,卻是壹個個數據中心晝夜轟鳴的冷卻塔與閃爍不息的電表。
幾個月前,壹位網友在X平台上向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提問:“我很好奇,人們在與模型互動時,如果頻繁說‘請’和‘謝謝’,這會讓OpenAI額外多花多少電費?”
面對網友的調侃,奧特曼開玩笑似的回應:“哪怕因此多花了數千萬美元的電費,那錢也算花得值,畢竟你永遠無法預料,壹句小小的‘請’或‘謝謝’,可能在人與AI的關系中留下怎樣的痕跡。”
比如面對GPT-5的發布,雖然OpenAI壹面信心滿滿,點燃行業的熱情,但卻始終拒絕披露訓練與運行所消耗的電力規模。於是,掌聲與懷疑並行:人們壹邊驚歎它的能力,壹邊質問這座“黑匣子”究竟吞噬了多少能源?
專家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隨著模型規模以幾何級數膨脹,能耗也在指數式攀升。環保組織和政策制定者提醒我們,這場技術競賽或許並不像宣傳片裡那樣純粹無害,它在照亮未來的同時,也點燃了能源與環境的危機感。當全球為智能的奇跡鼓掌時,也不得不面對壹個更現實的追問:誰來為這份昂貴的電力賬單埋單?
01. GPT-5或是目前能耗最高的AI大模型之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