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8 | 來源: 環球科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
辛苦工作了壹天,晚上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於是開始復盤今天發生的事,今天的事盤完了又開始計劃明天要做的事,這些想法不斷在腦海中繞來繞去,怎麼也睡不著。
但是某個平靜的傍晚,你坐在沙發上准備看會兒電視或者刷會兒手機,困意很快襲來,接著你就自然地睡著了。
為什麼在沙發上睡著很容易,在床上睡著卻很難?
被“嚇跑”的睡眠
沙發讓你能順利入睡的理由有很多:傍晚昏暗的光線、適宜的溫度、電視或手機裡傳來不大不小的催眠的聲音、柔軟的沙發提供恰到好處的包裹性……最關鍵的是,沙發不會像床那樣給你“必須要睡著”的焦慮。
是的,“必須要睡著”本身也是壹種焦慮來源。
當人們擔心睡眠不足或入睡速度不夠快時,就可能會產生這種焦慮。
躺在床上時,意味著壹天正式結束了。如果你的工作壓力很大,很多任務馬上就要到截止時間了,這些事情難免會在腦海中浮現,讓你輾轉反側。
(圖片來源:網絡)
時間壹點點過去,過了半小時、壹小時,你還是沒有睡著。這時候你開始擔心自己的睡眠質量,本該擁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現在只剩6小時了。
你擔心缺少睡眠會讓你第贰天狀態萎靡,精神不振,然後變得更加焦慮。
你強迫自己使勁閉上眼睛,努力放空大腦,但是無濟於事。夜晚就在這樣的焦慮中艱難度過,你真正睡著的時間少得可憐。
(圖片來源:Giphy)
不管是工作壓力大、過度思考還是下午喝了咖啡,這些因素導致大腦持續活躍,讓你睡不著覺;睡眠不足又反過來增加壓力,形成惡性循環,影響日常生活,並且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風險,損害身體健康。
2023年的壹項調查發現,在有睡眠問題的人中,有36%的人是因為擔心睡不著而無法入睡。這項調查同時還發現,盡管人們在床上睡不著,但是在辦公室、電影院、公交車,甚至聚會場所都有可能睡著。-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