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9-09 | News by: 大何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直接说,今年的社保基数难产,大概是因为它也左右为难了吧。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每年到了八月底九月初,拿到工资条时都得愣一下——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月工资都会少了几十元。
这其实是因为社保缴纳基数调整了。
但是今年却有点不太一般。
往年这个数据一般都在7月份陆续公布了,最晚到八月份怎么也得公布了吧,但是截至2025年9月8日,还没有可靠的信源看到有哪个省份公布了这项数据。
再拖下去,马上国庆节放假通知可能都要先来了。
上海人社部门给出的答复是数据还要在统计中了,还要再等等,暂时按去年的标准执行。
难道是今年的数据太复杂太难算了?
我觉得在大数据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算不上一个合理的解释。
迟迟没公布,并不是没数据,相反,就是因为有数据了所以才两难。
截至9月3日,31个省份中,有24个省份都已经公布了2024年非私营、私营单位平均工资。
拿北京举例,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北京市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其中,北京市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24608元(涨幅2.9%),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905元(涨幅0.9%)。
非私营单位人数比私营的多一倍多
如果参照往年的计算经验,北京今年的缴纳基数应该还会微涨2%左右。
好消息,又要涨了。
坏消息,不是工资。
但是社保缴纳基数并非涨的越高越好,他会存在一个临界值。
它就像我们小时候做的一道数学题:一件商品,单价提得太高,买的人就少了,最后总销售额可能不增反降。
社保现在就是面临这样左右为难的局面。
因为社保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定的,下限是60%,上限是300%,也就是社平工资如果是8000,那最低缴纳基数就是4800元。
哪怕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也是按照4800元的基数收的。
想涨,没办法涨。
你把缴纳基数再一抬高,最先扛不住、最先“断保”的,就是那些自己交全额社保的灵活就业大军(单位里面的打工人其实并没得选)。
他们一看这么贵,那还是先顾好眼前吧,干脆不交了。
最后,收上来的钱可能不增反降。
你要是降,也没办法降。
降了很多地方不够支出,而且这玩意挂钩着社平工资,岂不是告诉大家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年都5%增长,但是大家的工资反而降低了,这面子上可挂不住。
所以你看,它就卡在这儿了,进退两难,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它可能在等什么信号,才好决定怎么办,要不就先按原来的办。
而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一线城市的数据涨跌,或许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主要因为这俩城市吧,它平均工资太高了。
北京去年的社平工资(社保口径)是11761元每月,上海是12307元每月。
过去几年,全国各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都经过了一轮高增长。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上涨至6821元,涨幅高达88.8%。
假设一个灵活就业人员一直按缴费基数下限交养老保险,按照20%的缴纳比例,2019年每个月是722.6元,到2024年变成了1364.2元,涨了641.6元。
不得不说,从社保基数的涨幅上来看,北京人民是真的“幸福”。
那为什么过去几年,我们总觉得钱越来越难挣了,但官方公布的平均工资和社保基数却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
很多人怀疑数据可能是“编”的,其实根本用不着。
只需要在统计时,把越来越多低收入的人筛出去,那剩下那个“拔尖”的人群来计算平均,自然就逆势上扬了。
这个统计人群“提纯”的过程,比直接改数字要高明得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