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1 | 來源: RFI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優步 | 字體: 小 中 大
根據法國世界報今天周叁的報道:中國物流業卡車司機的生活、飲食和睡眠都離不開道路,他們是世界工廠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也碰上工作條件的惡化和數字平台大肆興起,這都影響中國卡車司機的收入。
這些卡車司機的生活平台經常靠的是那些小小的加油站裡的各種設備,以及塞滿的琳琅滿目的吃貨,那裡配備有的衛生間、浴室,以及洗衣機。
壹名叁拾歲的男子下了車,妻子跟在他後面。他們不慌不忙地走向加油站。加油站裡有各種各樣的能量飲料和方便面、烤鴨鴨、蒸玉米棒和浸泡在鋼鍋裡的茶葉蛋擺放在加熱的櫃台上,香氣撲鼻。塑料恐龍、AAA電池和巧克力棒讓整個空間更加完美。
報道中的這對夫婦,他們生活和工作都在壹起,開卡車跑內蒙古路線。 他們告訴世界報記者:“我們開,伍六天就回家。我們每個月能掙3萬到5萬元人民幣(3584到5970歐元),但我們必須預支所有費用,當然還要 還這輛才開了壹年的卡車的貸款,每個月要還1.5萬元。”對於他們的卡車生活,太太敘述,“我壹直陪著丈夫上路。”
中國有3800萬卡車司機,全國70%的貨物運輸都通過卡車完成。法律規定,每位司機每次駕駛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並且每4小時必須休息20分鍾。每柒天必須休息壹天。不遵守這些規定將被扣分,經查實後,將被處以200至500元罰款。即使在此期間再次出現違規行為,扣分也會在拾贰個月後恢復。
新冠疫情爆發前,霍龍獨自壹人工作。他是壹家中型運輸公司的員工,月薪1萬元,有醫保,伙食費也能報銷。壹切都很好。後來,疫情爆發,帶來了壹些健康方面的限制。新冠爆發後,卡車司機的工資跌落,所以這對夫婦決定自己當老板,買輛卡車,壹起送貨,壹起旅行。
妻子雲芳回憶道:“為了避免隔離風險,我丈夫幾乎沒法回家,這種分離真的很難熬,”雲芳回憶道。疫情過後,我們發現工資不再上漲,反而開始下降,所以我們決定自己當老板,買輛卡車,壹起旅行。霍龍負責開車或睡覺。
其他事都交給妻子處理。“以前,只有丈夫說累了,我才會陪他。現在孩子們都大了,壹個9歲,壹個13歲,我就壹直陪著他。”孩子們和祖父母住在壹起。
這位方女士描述了她作為卡車司機丈夫助理的工作:每天打掃衛生、做飯、在小路上開車,還必須經常跟他聊天:怕司機開車,打瞌睡,非常辛苦。
根據官方數據,6.52 %的司機(也就是約250萬人)表示與妻子壹起工作。由於他們通常不會申報,所以這個數字可能被低估了。方女士說:“我估計壹半的長途卡車司機都會帶著妻子壹跟他說話,要有耐心,注意每壹個細節。”
他們平日生活在狹窄的卡車的車廂裡,裡面擠滿了各種生活用品,記者能看到地板上散放著壹個電飯煲和壹個水壺。
根據北京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8月19日發布的《2025年卡車司機生活與就業狀況報告》,卡車司機的平均月淨收入為1 0 512元。“但由於卡車行業人員過度擁擠,工資必然會下降。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7月份的報告,80%的個體戶司機 收入在2023年至2024年間下降了。這不僅僅是因司機人數太多,而是整個經濟運行不正常。”
降低成本,提升運營的靈活性: 同壹份報告顯示,60% 的卡車司機是正式的個體經營者。其中叁分之壹的司機需要支付卡車司機的工資。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職業被優步 Uber 化。
近伍年來,貨拉拉、快狗打車和壹米滴答等平台,壹直在投資貨運行業,將工業客戶與獨立司機聯系起來。獨立司機在應用程序上注冊,並通過算法接收訂單。
他們每次行程都會支付傭金,有時還會支付高額的取消訂單罰金,而且為了保持競爭力,他們經常不得不降低價格。成為服務提供商的司機,就不受勞動法的約束,而是受商法的約束。
行車記錄儀——記錄速度、駕駛時間和活動的設備——從來不受運營平台的控制。不過,中國經濟放緩,司機們優先考慮降低成本和運營靈活性,這加劇了這種從與傳統運輸公司簽訂合同模式向“優步化”的轉變。
此外,有些卡車司機走如同旅游達人的路線。中國物流與采購建構了聯合會,其宗旨是“防止內部不公平競爭,增強行業歸屬感和凝聚力,促進物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還有,出現系統性超載收費的問題 ,雖然傷害健康,但如果如果拒絕超載,他們就會失去客戶。
在日益雜亂無章的日常生活中,霍龍和雲芳正在努力重新掌控自己的軌跡。即將到來的學校假期,陪伴2個孩子,旅途順便度假看風景,看看是否能順便帶孩子到西雙版納的香蕉園,那裡不是能看到最後的野生大象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