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8 | 來源: 夏夏探險記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手裡有幾套老家的房子,要不要賣掉?”
“算了吧,留著總歸能漲。”
“不壹定啊,你沒發現身邊賣房的人越來越多了嗎?”
以上是我最近和客戶們聊天時,經常出現的對話。
你有沒有感覺到,那個全民買房、閉眼賺錢的時代,正在悄悄落幕?
這不是錯覺。高盛今年發布的壹份研究報告,用數據揭開了真相:壹場波及所有人的 “需求逆轉” ,已經開始。
過去我們以為,房價的核心是土地,是政策。但現在,壹個更根本的變量在發生結構性變化——需求。
這不是小調整,而是我們這壹代人必須直面的時代拐點。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解讀這份報告,看看它對我們未來的生活和財富意味著什麼。
你以為是周期,其實是拐點
先說結論:未來幾年,中國城市地區的新增住房需求,可能保持在每年低於500萬套的水平。
要知道,2017年還是2000萬套。短短幾年,需求跌去75%。
哪怕放到“黃金拾年”的2010-2019,平均每年也有940萬套。未來的需求量,相當於直接砍了壹半。
為什麼會這樣?
報告給了叁個關鍵因素:人口、拆遷、投資。
1. 人口——最大的變量
2021年,中國人口規模達到頂峰,此後壹路下行。
在2010年代,人口增長每年能帶來約150萬套住房需求;到了2020年代,這項需求每年將減少50萬套。
房子是給人住的,人少了,房子自然就閒下來了。
和生育率下降同步發生的,是城鎮化減速。
過去幾拾年,大量農村人口進城買房,這是房價上漲的最大推力。但如今,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7%,2030年的目標是70%。
未來拾年,年均增速不到過去的壹半。
更現實的是,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50歲以上的人占比高達41%,他們進城置業的意願和能力都大大減弱。-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