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23 | 來源: 煎蛋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地震八成能量化為高溫,而非搖晃。MIT實驗室揭示了這壹能量分配的驚人秘密。
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所感受到的地動山搖,其實僅僅是其釋放總能量的壹小部分。壹場地震在引發劇烈震動的同時,還會在地下岩石中產生壹道閃電般的熱量,並引發多米諾骨牌式的岩石破裂。然而,要想在真實世界中精確測量這叁股能量各自的比例,即便不是天方夜譚,也堪稱壹項極其艱巨的挑戰。
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地質學家們通過“實驗室地震”,壹種在受控環境中精心觸發的微型地震模擬,成功追蹤了能量的完整蹤跡。他們首次量化了壹場地震完整的能量預算,清晰地揭示了能量在產生熱量、引發震動和造成岩石破裂這叁個過程中的分配比例。
研究結果令人驚訝:在壹次實驗室地震中,只有大約10%的能量真正轉化為了物理上的搖晃。更小的壹部分,不足1%,用於擊碎岩石、創造新的斷裂面。而絕大部分能量,平均高達80%,都轉化為了熱量,迅速加熱了震源周圍的區域。研究人員甚至觀察到,壹次實驗室地震產生的瞬間高溫,足以熔化周圍的物質,使其短暫地變為液態熔融體。
地質學家們還發現,地震的能量預算與壹個地區的“形變歷史”密切相關——也就是岩石在過去的地質構造運動中被移動和擾動的程度。這意味著,壹個地區過往的經歷,會直接影響未來地震中能量的分配方式,從而決定其破壞力的性質。
“岩石的形變歷史,本質上就是岩石的‘記憶’,它確實影響著壹場地震的破壞力有多大,”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的研究生Daniel Ortega-Arroyo說道,“這段歷史影響了岩石的許多物理特性,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它將如何滑動。”
盡管團隊的實驗室地震只是對自然地震的簡化模擬,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成果可以幫助地震學家預測地震多發地區的風險。例如,如果科學家們知道某地過去壹次地震產生了多大的震動,他們或許就能估算出其余能量對地下深處岩石的影響程度,比如有多少岩石被熔化或破碎。這些信息反過來又能揭示該地區在未來地震面前的脆弱程度。
“我們永遠無法完全復制地球的復雜性,所以我們必須在這些實驗室地震中,將正在發生的物理過程獨立出來進行研究,”麻-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副教授Matěj Peč表示,“我們希望能理解這些過程,並嘗試將它們外推到自然界中去。”
地震的能量源於數百萬年來儲存在岩石中的應力。隨著構造板塊緩慢地相互擠壓研磨,應力在地殼中不斷累積。當岩石所受的推力超過其材料強度時,它會沿著壹個狹窄的區域突然滑動,形成地質斷層。隨著斷層兩側的岩石錯動,便會產生向外和向上傳播的地震波。我們主要通過地面震動來感知地震的能量,但這只是冰山壹角。另外兩種主要的能量形式——熱量和地下岩石的破裂,用現有技術幾乎無法觸及。
“這不像天氣,我們可以觀察日常模式並測量許多相關變量。深入地球內部去做同樣的事情是非常困難的,”Ortega-Arroyo說,“我們不知道岩石本身發生了什麼,而且同壹斷裂帶上地震的復發周期長達數百年甚至數千年,這使得任何有實際意義的預報都極具挑戰性。”
為了弄清地震能量的分配之謎,他和Peč教授走進了實驗室。在過去的柒年裡,Peč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開發了壹系列方法和儀器,旨在通過模擬微觀尺度上的地震事件,來理解宏觀尺度上地震的真實面貌。
在他們的新研究中,團隊使用了花崗岩的小樣本,這種岩石是“地震孕育層”的代表,即大陸地殼中地震通常起源的地質區域。他們將花崗岩磨成細粉,並與更細的磁性顆粒粉末混合,將這些磁性顆粒作為壹種巧妙的“內置溫度計”。
隨後,研究人員將這些粉末樣本放置在兩個小活塞之間,並用金箔包裹起來。他們施加強磁場,使粉末中的磁性顆粒初始方向和場強都保持壹致。這樣壹來,之後顆粒方向和場強的任何變化,都可以作為該區域因地震事件而經歷溫度變化的可靠標志。
准備好樣本後,團隊將其逐壹放入壹個定制的設備中。該設備可以穩定施加逐漸增大的壓力,模擬地表下約10到20公裡深處地震孕育層中岩石所承受的壓力。他們還使用了共同作者O’Ghaffari開發的定制壓電傳感器,將其固定在樣本兩端,以測量任何發生的震動。
實驗觀察到,在特定壓力下,壹些樣本會突然滑動,產生類似於地震的微觀尺度事件。通過事後分析樣本中的磁性顆粒,他們估算出了每個樣本瞬間被加熱的程度。同時,利用壓電傳感器的測量數據和數值模型,他們也估算出了每個樣本經歷的震動量。研究人員還在不同放大倍率的顯微鏡下檢查了每個樣本,以評估花崗岩顆粒大小的變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