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26 | 来源: 大猫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又一上市公司,将成为“空壳”。
这家公司叫创兴资源,产业从建筑工程到数字科技,还参股了一家稀土公司,正宗的“家里有矿”,但是因为碰的红线太多,现在已经被*ST了,奔着退市去了。
5月份,大股东的股权被拍卖,7月份直接换了实控人;
8月份发了半年报,半年的营收只有37万,主业建筑工程,“未签订新合同、未产生新业务”,十分惨淡;
9月份,董事长刘鹏被拘留,正在“配合调查”。
最高时市值100多亿,现在不到20亿,别说赚钱了,37万营收,都不够给老总们发工资的,估计接盘的,也是想“买壳”,正好原大股东提名的董事长进去了,他们可以换自己人了。
这家公司,已经倒过两手了。
最开始,它叫厦门大洋,创始人陈榕生是倒腾海鲜的,进出口贸易做的不错,但上市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然后改行做地产。
但是地产规模也没做大,陈老板已经无心实业了,于是开始搞资本运作,玩的就是“割韭菜”。
他咋搞的呢?就是把自己的矿,溢价卖给上市公司。
2006年,先卖了一部分,溢价大约6倍,2012年,同一个矿,溢价32倍,彻底卖了个好价钱,眼瞅着股价越来越高,陈老板开始减持。
到2023年,公司彻底不要了,他把股份转给了华侨系的余增云,这些年,他从股市套了15个亿左右,转头就和儿子跑美国去了。
那时候,公司已经没什么钱了,余增云看中的也就是个“壳”。
他本来是想把自己的酒类业务,比如酒便利、有茅台配额的经销公司、酒类电商产业园区,注入到上市公司里,讲一讲白酒故事的。
只是,还没来得及操作,他的华侨系,就先暴雷了。
余增云是一个富二代。
余家发迹路径倒是和陈老板差不多,外贸、采矿、房地产都搞过,只不过余老板“富一代”的爹,把自己搞成了“老赖”。
而余老板的翻身路径,就是金融。
他找到了老乡杨宇潇,余老板有点钱,而杨宇潇海归出身,双方一起搞了一个华侨基金,杨宇潇还拉来了华侨基金会、中建投这样的“国字头”单位。
余老板发现,金融是一个好东西,太好搞钱了。
比如,他收购新三板的酒便利,就用华侨基金筹钱,收购创兴资源的时候,直接质押酒便利的股权,一环套一环下来,自己还真花不了多少钱。
不过,最赚钱的,还是黄金。
华侨系搞了俩项目,一个是黄金租赁,一个是鼎鑫债权项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