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5 | 来源: 首席商业评论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宗馥莉正面临一场多线作战的复杂局面。
2025年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作出关键裁决:正式驳回宗馥莉的上诉请求,维持冻结建浩公司汇丰银行账户内18亿美元资产的保全命令。
与此同时,她推进的新品牌战略也遭遇阻力。此前宣布启用的全新品牌“娃小宗”,并未获得渠道端的广泛支持,部分经销商已公开表示反对。
更值得关注的是,内部似乎浮现新的竞争态势——娃哈哈上海工厂近期推出了“沪小娃”桶装水,而据传闻,该工厂的幕后负责人正是宗庆后的堂弟宗伟。
在家族遗产纠纷悬而未决、品牌商标归属存疑、新品牌市场接受度不明的多重背景下,宗馥莉的接班之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然而,若因此低估宗馥莉,或许为时过早。
细察其过往举措,可见她擅长运用“阳谋”破局。去年7月,她就曾发起过一次堪称“自伤式袭击”的战略行动——主动提出辞职。当时她给出的理由是,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其无法正常履职。
这一险棋本质上将了股东一军:若辞职获准,则她将脱离当前困境;若未获批准,则意味着股东方必须给予她充分的授权和支持。
最终事态沿着第二条路径发展——宗馥莉不仅稳固了董事长职位,更全面接手了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公司全部股份,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如今,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宗馥莉还能破局吗?娃哈哈的未来走向又将如何?
上诉被驳回,但宗馥莉不算输
宗馥莉面临的资产冻结裁决,在多位法律人士看来并不令人意外。
事件可追溯至8月1日,当时香港高等法院应宗庆后三名境外子女的申请,冻结了建浩公司在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并要求宗馥莉方披露资金去向。对此,宗馥莉于8月15日提出五大理由提起上诉,包括法律适用错误、信托关系不成立、保全措施过度等。
法官在判决中指出,信托是否成立需结合三份关键文件综合认定:宗庆后未标注完成日期的《手写指示》、其签署的《委托书》,以及宗馥莉与三子女签署的《协议》。尽管具体条款尚存争议,香港高等法院认为原告方主张的财产权益已达到“有严肃议题待审理”的标准。
有香港律师指出,在普通法体系下,即便没有书面契约,“意图+资产路径”也可能构成事实信托。
不过,这一切仍有待杭州法院对实体问题作出判决方能明朗。
此次“驳回”不等于宗馥莉彻底败诉,真正的决定性战役仍在后方——杭州法院将对信托是否有效成立等实质问题作出终局性裁判。
对宗馥莉而言,此次裁决意味着短期内她必须接受资产被冻结的现实,并继续应对来自三位兄妹的法律合围。
然而从战略层面看,这场法律纠纷远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为何宗馥莉紧追不舍?很多人认为她是气量狭小,挟私报复,其实不是。究其本质,这并非出于情绪化的“泄愤”,而是宗馥莉的一场阳谋。
在宗庆后去世后,除宗馥莉这位公开培养的继承人外,其他非婚生子女及其权益主张,构成了娃哈哈帝国传承中最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若这些子女通过信托持有娃哈哈相关资产权益,未来他们完全可能主张更广泛的股东权利,甚至挑战宗馥莉的决策权威,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时炸弹”。
此举看似冷酷,实则极高明。她没有被动地等待问题爆发,而是主动地、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将未来数十年可能出现的治理毒瘤连根切除。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