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8 | 来源: 法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勒科尔努政府的突然垮台令法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漩涡。在这场严重的政治危机中,法国总统的孤立境地日益凸显,昔日内阁成员接连倒戈,纷纷发难;马克龙被迫孤军奋战,独自面对危机,曾许下“承担责任“承诺的法国总统将在周三晚间,为寻求解决国家政治危机方案设定的最后期限截止之后,发表讲话。这是8日出版的绝大多数法国日报头版共同聚焦的新闻话题。此外,多份日报刊出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主要内容有:中国与亚洲已在全球贸易战中成为最大赢家;欧盟效仿特朗普,准备将钢铁进口关税提高至50%,以遏制中国产品倾销;美国总统特朗普努力推动美国加速开采关键金属,以“挖矿战略”对抗中国的资源影响力。
中国与亚洲是全球贸易战的最大赢家
全球贸易在关税壁垒与地缘紧张中摇摆不定,世界经济格局在中美对抗中悄然重塑,中国与亚洲新兴经济体则正在成为这场贸易重组的最大受益者。
《费加罗报》报道指出:根据世贸组织的最新报告,尽管特朗普屡次威胁并实施高额关税,2025年全球贸易表现仍好于预期,预计增长2.4%,几乎是年中预测的三倍。不过预计2026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放缓至0.5%。
世贸组织数据显示,“南南贸易”(新兴国家间贸易)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8%,高于全球平均增速(6%),涉及中国以外伙伴的南南贸易增长更快,增幅达9%。尤其是亚洲,贡献了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份额,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动力。 亚洲和“全球南方”国家借助产业转移和市场重构,迎来了罕见的发展机遇。
作为美国总统发动贸易战的主要目标,中国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中国企业迅速调整出口方向,通过向亚洲、欧洲和“全球南方”地区拓展,弥补了其在美国市场80%的损失。仅在4月至7月间,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34%,远高于对东盟(+17%)和欧洲(+7%)的增幅。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也显着扩大,推动中国整体贸易顺差有望在年底突破1.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这场“去美国化”的贸易重组,使中国不仅稳住了外贸规模,还在“全球南方”地区赢得了更多影响力。与此同时,北美贸易陷入萎缩,欧洲增长趋缓。
欧盟效仿特朗普,准备将钢铁进口关税提高至50%
《费加罗报》在另外一篇报道中,披露欧盟计划对进口钢铁关税提高至50%的打算,旨在遏制北京的倾销。
面对中国钢铁产能过剩、补贴和低价出口导致欧洲钢铁业大幅亏损,以及就业流失的局面,欧盟委员会宣布:将钢铁进口关税从目前的25%提高到50%,并将进口配额削减至市场总量的10%,以防止廉价钢铁冲击欧洲市场。相关措施使欧盟与特朗普政府和加拿大的政策保持一致。
欧盟首次公开表明其贸易政策出现“理论转变“:从自由竞争转向保护本土产业。尽管这将导致消费品价格小幅上升,但欧盟方面强调:这是”保护社会与产业的必要代价“。
欧盟计划在公共采购中强制推行“绿色“钢铁,以刺激需求。同时准备调整边境碳税法规,以防止钢铁、水泥和其他进口产品绕过碳税规定。
钢铁:欧洲必须有能力回应中国
面对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价格低廉、产品升级,导致欧洲工业受压的现实,《回声报》引述专家观点强调:欧洲必须摆脱被动与分裂,制定系统性产业战略并强化经济手段,以应对中国钢铁过剩与竞争带来的结构性挑战。
法国经济形势研究所(Rexecode)的经济学家安东尼-莫尔莱-拉维达利(Anthony Morlet-Lavidalie)向《回声报》解读了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的钢铁政策。
拉维达利认为,欧盟委员会必须在钢铁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可信的经济武器”,因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对欧洲构成了“重大产业性挑战”。
首先,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向全球倾销其产品;其次,这些产品的价格极具竞争力,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高生产率以及规模经济优势。
再有,就是中国正在产业升级,如今已与欧洲曾经占据优势的高端产品直接竞争。而欧盟在包括关税、配额等在内的措施却不够强,且行动缓慢、缺乏统一应对能力,容易遭到中国的报复性措施。在当今的经济对抗时代,多边主义已经名存实亡。
专家表示:面对中国,没有简单或神奇的解决办法。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应努力建立共识,必须具备应对北京的手段,需主动防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