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9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14年刚进入伊朗市场后不久,灯具厂老板谈先生就面临本地竞争对手“全方位”的挤压和打击——招聘的当地员工遭遇“家访”,甚至被指责“帮外国人是卖国行为”;以“偷税漏税、走私”等罪名被告上法院,在拘留所待了十几天;一年多的官司缠身,最后损失和罚赔了上千万元人民币(专题)。
十多年过去了,山东人史先生一提起伊朗市场,也绕不开“上当受挫”的经历。尽管他已经在伊朗工作多年,娶了当地人做太太,还拥有不少本地朋友组成的关系网。
不过,受访的中国商人们似乎对伊朗市场保持乐观,只要“肯深耕当地市场”、“合规经营”。即便上月底联合国重新对伊朗施加武器禁运等相关制裁,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强调,伊朗有相对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包括人才在内的资源禀赋丰富,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开拓的市场。
“我们接触的一些伊朗商人基本上都是给我们这个信号,明确的信号——他们的商业体系,挣钱很容易。”史先生在德黑兰的合伙人老雷日前告诉澎湃新闻,伊朗人有一套自己的商业逻辑。“伊朗的市场很大,它是一个很好辐射中东的‘前进基地’。”老雷说道。2024年数据显示,伊朗人口约有9100万。
不过,伊朗历史学家、目前在波士顿(专题)大学访问的作家阿拉什·阿齐兹本月撰文称,“这些制裁正在带来新的痛苦。日本(专题)已经冻结了几十项伊朗资产。就连传统上密切的经济伙伴土耳其也正在遵守制裁。伊朗里亚尔已跌至历史最低点。”
世界银行在本月的最新报告中预测:伊朗经济将在2025年萎缩1.7%,在2026年萎缩2.8%。尽管中国商人仍在寻找商机,但他们需要切实了解,当下伊朗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7日,伊朗大不里士,大不里士历史集市。视觉中国 资料图
制裁下的“抵抗经济”韧性
伊朗遭西方经济制裁已有40多年。在谈先生看来,这个国家在应对制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已经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内在体系。
今年9月27日,随着伊朗与西方国家的核谈判失败,在英法德三国推动下,联合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恢复生效。在伊朗国内,有关“抵抗经济”的呼声和争论再度响起。
“伊朗经济已经承受了制裁的主要冲击,这一经历推动了石油销售、对外贸易甚至银行机制的结构性变革。”与伊朗革命卫队关系密切的塔斯尼姆通讯社在一篇文章中,将新制裁描绘为一个凸显经济韧性的机会,带有“抵抗经济”的论调,“不能假设再次实施同样的制裁——这次是以更有限的形式——会复制2010年代初的影响。”
“抵抗经济”(resistance economy)的概念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于2014年提出,是指面对当年美国新一轮制裁,通过“加强私营部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管理消费,尽可能有效地使用时间、资源和设施”,实现经济自力更生。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贾瓦德·伊斯法罕尼2021年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认为,2011年奥巴马总统时期,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再次制裁导致其经济衰退,这种衰退在特朗普(专题)首个总统任期内逐渐加速,但制裁并未把伊朗置于崩溃边缘。
“在当前的经济制裁下,伊朗自2020年以来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今年6月,也是以伊“12日战争”爆发当月,美国保守派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发表伊朗经济学家哈迪·卡哈扎德的分析报告认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340亿美元;但按购买力平价调整后,其经济规模增至1.7万亿美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