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5 | 來源: 歐時大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0月24日,取得廣電總局重點微短劇備案,首部講述海外華人抗戰史的精品豎屏短劇《歸途有期》於紅果短劇平台播出。該劇由陵水影黎萬像數字傳媒產業有限公司制作,以1936年風雨飄搖的巴黎為幕布,首次將鏡頭對准亂世中海外華人群體,講述他們在法西斯勢力擴張、文物掠奪暗流洶湧的年代,以血肉之軀築起文化防線,為守護民族文脈、支援家國抗爭所付出的熱血與犧牲。

《歸途有期》以真實歷史時空與事件為“敘事錨點”,以虛構人物與情節為“情感載體”,活化歷史主題。該劇講述了現代拍賣師李曼殊穿越到1936年巴黎,與華人商會的沈仲珩產生事業與情感的的糾葛,贰人在動蕩亂世中共同守護文物、助力抗日事業。劇中沈仲珩與李曼殊的感情動人之處在於它從未脫離“守護家國、堅守文脈”的時代底色,並生出跨越時空的精神共鳴。沈仲珩的家國擔當,讓李曼殊的到來有了意義,她不只是亂世裡的旁觀者,而是與他並肩護文脈的同行者;李曼殊的未來視角,也讓沈仲珩的選擇有了回響,他知道自己此刻的熱血,終將澆灌出她口中“中國人有空軍、有太空夢”的美好未來。這份與根脈綁定、與時代同頻的感情,遠比普通情愛更有力量。
(王皓禎飾沈仲珩)
《歸途有期》的敘事不止聚焦沈仲珩與李曼殊的主線故事,更以細膩筆觸刻畫了海外華人群體中的小人物群像,讓亂世中的守護行動更顯真實可感。沈仲珩與其手下將奎寧、磺胺類藥物偽裝成機械零件從巴黎碼頭秘運回國;李曼殊聯合醫院護士、印刷廠工人,把藥品、繃帶縫進衣物夾層或藏進書籍,借華人社群完成轉運。從巴黎街頭的古玩店到隱蔽的工廠倉庫,從與侵略者的周旋到跨越重洋的轉運,每壹物品的回歸之路,都串聯起亂世中華人的熱血抗爭。
這些跨越山海的藥品轉運,這些來自古玩店主、工廠工人、護士的微光匯聚,恰恰更深刻地體現出:無論身處世界何處、何種身份,海外華人始終懷揣著對祖國繁榮昌盛的深切期盼。同時,這也生動印證了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無論身處國內還是海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堅守、抗爭,為民族命運與世界和平貢獻著不可磨滅的力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