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4 | 来源: 军武次位面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德国 | 字体: 小 中 大
11月初,有两件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一边是中国在甘肃悄悄点亮了第4代核能技术的黑科技树,另外一边则是德国以极为隆重的仪式,自行炸毁了其国内最大的核电站。这种荒诞而又残酷的现实对比,深刻折射出了不同理念下,中国和欧洲对于能源问题截然不同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中国钍熔盐堆
先说中国这边,根据央视新闻的有关报道,近期中国在甘肃启动了一个新的核反应堆项目,它采用了钍基熔盐反应堆技术,项目代号TMSR-LF1。它属于实验型第4代核反应堆之一,标志着中国在先进核能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TMSR-LF1是全球第一个装载钍燃料的熔盐反应堆,使用高温度熔盐作为冷却剂和燃料载体。虽为实验性质,但是功率已经达到2MW,成功实现稳定运行。
未来,中国计划建设一个热功率60MW的新堆。一旦取得突破,结合中国钍的丰富储量,钍资源的大规模利用将不是问题,届时发电、核动力武器的制造研发都将取得飞速突破。第4代核反应堆技术是目前国际核能界公认的最先进技术,但具体的实现路径有所不同,主要包括6种:即超高温气冷反应堆、超临界水冷反应堆、气冷快堆、钠冷快堆、铅冷快堆、熔盐反应堆。这些技术类型并非只能选择一个发展,中国目前实行的就是多种路线并行推进,唯一问题是投资巨大。
▲钍
在核能领域,虽然第三代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事故率也已大大降低,但传统上存在的燃料利用率低,废料多的问题仍无法从本质上得到提升。到了第4代,核反应堆在安全性、燃料利用率、可持续性、经济性、效率优化、环境友好等所有层面上都已实现质的飞跃。但第4代技术的研发成本非常高,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实验性项目才能稳步推进。中国是全球核能大国,但是铀资源有限,本土储量仅有几万吨,经常需要从俄罗斯进口。
然而第四代技术中的熔盐反应堆可以使用钍基,钍中国丰富,约占全球储量30%,超过了100万吨,这对于我们摆脱外部依赖至关重要。其实中国早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确定了钍基的第4代研发方向,更是为此投入了数不清的努力,如今TMSR-LF1的运行算是我们取得的一个小小成就,也为中国日后研发核动力航空母舰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可能。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