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6 | 來源: 中時新聞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11月2日(周日)從佛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Mar-a-Lago)度周末返程,搭乘空軍壹號抵達馬裡蘭州安德魯聯合基地(Joint Base Andrews),並向現場人員揮手致意。(圖/美聯社)
美國白宮正信心滿滿的迎接本周叁最高法院針對總統川普關稅權限的聽證會,預期大法官將維持總統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全球關稅的廣泛權力。不過,白宮同時也已擬好“B計劃”,以防法院裁定川普越權。
據《政客》(Politico)報導,多名白宮現任與前任官員透露,幕僚已花費數周時間研究若敗訴該如何重建川普的全球關稅體系,並准備依據多項既有法條重啟關稅措施,以維持對美國貿易伙伴的壓力及數拾億美元的關稅收入。
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艾森斯塔特(Everett Eissenstat)表示:“他們知道還有許多不同的法條可用來恢復關稅權限,手上仍有不少工具。”
川普在第贰任期內,以IEEPA為依據對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加徵關稅,作為“美國優先”經濟議程的核心。最高法院的裁決將決定總統是否可依此法無限擴張權力,或已超出國會原意。
若法院限制該權力,不僅將沖擊白宮的貿易戰略,也可能削弱川普主導的全球談判。前國安會幕僚長葛雷(Alex Gray)指出:“如今貿易、經濟與國安政策早已密不可分,削弱總統的工具實屬危險。”
白宮的備案包括動用1970年代的《301條款》,或冷戰時期的《232條款》,分別以貿易不公平與國安為由對外徵稅;川普已憑此對銅、鋁、鋼及汽車加徵新關稅,並對巴西貿易行為展開調查。不過,相關程序冗長且限制較多,難以完全取代IEEPA的靈活性。
此外,白宮也考慮援用《122條款》與近百年前的《338條款》。前者允許短期徵收最高15%關稅、期限150天;後者則授權總統對從事“歧視性”貿易的國家徵收高達50%關稅,雖無須調查,但法律風險不低。
盡管白宮強調“有充分法律依據”並展現信心,官員私下坦言這場訴訟攸關川普核心經濟權限。“說到底,壹切最終都得回到國會,”艾森斯塔特表示,“也許在裁決後,國會將被迫重新面對自己在貿易政策中的角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