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6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1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沉默的榮耀》是今年最受觀眾認可的諜戰劇。它是中央8台2025年迄今的年冠劇目,在豆瓣收獲了7.8分的不俗評價。和以往諜戰劇大多講述主角如何勝利不同,這部劇聚焦的是“這群失敗者的故事,為何意義源遠流長”。
革命敘事,不能缺席對於“失敗者”的演繹
該劇取材於革命烈士吳石、朱楓的真實經歷,故事發生在1949—1950年的中國內陸和台灣省。解放戰爭勝利前夕,國民黨轉運大量資產至台灣,吳石等人受命跟隨國軍赴台,在敵人內部進行隱蔽工作。由於叛徒出賣,我黨在台灣的諜報系統遭遇滅頂之災,吳石等人被捕後犧牲。直到1973年,他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比起《潛伏》《懸崖》《風聲》等經典諜戰劇,《沉默的榮耀》另壹處翻新,在於它不再回避真實烈士的名字,而是就以他們為主角,用其真實經歷作為主線。《潛伏》主角余則成雖有吳石影子,但更像是融合了多位歷史人物的再創作。若是毫不回避地用真人真事,需要考慮當事人後代的意見,應對種種戲外因素,在戲劇改編上更受掣肘,故而在此之前,諜戰劇很少使用真實烈士做主角。
《沉默的榮耀》不再回避真實烈士的名字,而是就以他們為主角。
因此《沉默的榮耀》要拍好,至少面臨叁重挑戰。其壹,如何在真實歷史的框架下螺螄殼裡做道場;其贰,如何處理“失敗”敘事,讓它不因過於沉重、悲觀而遠離觀眾,又不至於淪為膚淺的喊口號敘事;其叁,如何樹立起群像。讓整部劇不只是壹部個人英雄主義挽歌,而是集體敘事下的互助與共同革命。
主創的大原則,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大情節遵從歷史真實,細節處藝術演繹。以這個原則為前提,該劇采用吳石、朱楓雙線並進的敘事。用於和偉飾演的吳石帶出聶曦(魏晨飾)、王碧奎(曾黎飾),用朱楓帶出黎晴(隆妮飾)等革命烈士。
編劇為每壹位主要角色都安排了高光戲份。結尾最後叁集,吳石、朱楓、聶曦,叁段敘事交織,情緒至叁人會合時達到高潮。吳石面帶微笑,對戰友們說:“能與你們並肩作戰,共同赴死,是我的榮幸!”另壹位革命者陳寶倉說:“同年同月同日死,真是快哉!”有前面豐滿的人物線打底,結尾這段抒情才晶瑩放光。
編劇為每壹位主要角色都安排了高光戲份。
理解何為“革命”才能理解吳石
1949年,共產黨贏得解放戰爭,國民黨退守台灣、舟山群島和海南。在大陸地區,我強敵弱,在台灣等地,敵強我弱。吳石等人本可以在49年就回到解放區,結束潛伏工作,但他為早日結束戰爭,選擇赴台,擔任國防部參謀次長,這是當時我黨在國民黨職級最高的壹名諜戰人員。朱楓原本也不必赴台。前交通員德英犧牲,她因為繼女生活在台灣,恰好有赴台證,所以接下重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