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8 | 來源: 恪守原則和底線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90後 | 字體: 小 中 大
沒有買房子的人都在笑有房子的人,因為買房子的人大多都是腰斬了,有的甚至都不止,直接到地板上了。
2016年以後上車的人確實都很慘,特別是在2020年以後上車的購房者,壹家人努力多年的資產都已打水漂。
財經媒體第壹財經發表文章《“房貸倒掛”引關注,識別“高評高貸”下的惡意斷供》,文章中講述了兩位深圳業主目前的窘況。
90後女業主曾女士的兩套房子都已經跌幅了壹半,第壹套房子貸款200萬,如今市場價只有100多萬,第贰套房子是在2020年買入的,那個時候也是房地產的最高峰時期,房屋總價600多萬元,首付200萬元,貸款400多萬,目前這套房的市場價只有360萬。
如果現在把這套房子賣掉,還要倒貼40萬給銀行。
曾女士夫妻倆之前的收入可以覆蓋房貸,為了孩子的讀書,也為了更好的改善生活,所以買了兩套房子。
很遺憾的是房地產下行以後,夫妻兩個人的收入也不穩定了,現在的兩個人的收入都覆蓋不了房貸,為了不想斷供,壹直在借錢還房貸。
曾女士所在的小區高峰的時候達到7.5萬元每平米,2022年第肆季度的時候,該小區的房價是6.5萬元每平米,到了今年的第叁季度只有3.24萬元每平米,到了今年11月份,只有不到3萬元每平米。
在這樣的情況下,是該繼續還房貸,還是該斷供呢?
如果是你,你會什麼樣的選擇?你會繼續去還房貸,還是會選擇斷供,斷供就面臨著黑戶,征信被拉黑。
其實每個人都不想斷供,如果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誰會想斷供!
評論區的網友炸鍋了,有的網友覺得這是活該,誰讓你整這麼大的雷,你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嗎?搞這麼大的雷,總有壹天要破的,心太狠了。
貸款已經有抵押了,房子就是賠給銀行,銀行自己要承擔抵押物的貶值,這樣才是公平的交易。銀行承受不了,買房的人更承受不了,不逼銀行,來逼弱勢的買房人,這樣公平嗎?
也有網友覺得這是不平等的,銀行作為市場主體理應和貸款人壹樣,平等承擔市場風險,如果出現房子殘值低於貸款總額情況,沒有理由依然讓貸款人承認全額責任。
這些年買房的人不在少數,投資的畢竟不多,大部分都是剛需的,如果是你,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灰飛煙滅在下跌房價中,業主的心在滴血。
沒買房的有的幸災樂禍的,有在看笑話的,你以為這壹切和你沒關系嗎?
大家長天天在喊著消費,提振消費,房地產拉不起來,外貌受到影響,必須提振消費,只有全民多多的去消費,我們的內循環才會拉動起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