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9 | 来源: 文史宴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满清根本没有收拾曾国藩的能力
近人常持有一种奇怪的观念,讨论前人在重大关头的决策时,常否定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和伦理约束,将一切决策都付诸马基雅维利式的功利考量,将历史人物的所有抉择,认定为从功利角度理性博弈的结果。
对于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不肯造反一事,既然不相信儒家的“纲常”能够约束曾国藩,就只能先预设了曾国藩无实力造反的立场,再设法去凑论据。
一种说法是,清朝已为预防曾国藩造反做好了军事布置,曾国藩一旦反清,必遭清朝雄壮之兵力淹没。
据此说法,清廷军事布局颇为妥当,扬州、镇江,有忠于大清的富明阿、冯子材两路人马牵制金陵,安徽、湖北交界有僧格林沁钳住湘军。在曾国藩身后,还有官文所率号称二十万的湖北清军把守武昌。这被认定为曾国藩不敢犯上作乱的原因。
考之史实,富明阿原本是扬州都兴阿部将,都兴阿赴陕甘后,令富明阿以江宁将军身份坐镇扬州。冯子材原是江南大营张国梁旧部,江南大营崩溃后率残兵困守镇江。
都兴阿在扬州时,坐拥两万兵马,被李秀成部下偏师陈坤书所部打得魂飞魄散,富明阿能力远不及都兴阿,扬州兵马又多随都兴阿远征陕甘,他那一万溃兵,挡得住湘军十几万虎狼之师?冯子材军事能力较强,但江南大营兵强马壮时尚且被太平军打得灰飞烟灭,他那点人马怎么能抵挡击败了太平军的湘军呢?
僧格林沁素称骁将,但他的兵马,先大败于太平天国北伐军之手,后来又在八里桥遭英法联军歼灭,重建之后南下作战,又被太平军、捻军几度重创,战斗力非常有限。
僧格林沁麾下最强的兵团是陈国瑞的红孩儿,红孩儿与淮军刘铭传火并,一个上午就被刘铭传零伤亡歼灭,须知湘军鲍超部在尹隆河一战,表现出的战斗力远胜刘铭传。陈玉成尚且不挡鲍超之一击,富明阿、僧格林沁又算得上什么?何况僧军正被捻军牵制,根本顾不上镇压湘军,僧格林沁不久后就要被十几岁的捻童张皮绠割去脑袋。
清廷的王牌僧格林沁根本不堪一击
如果说僧格林沁、冯子材还算有几分军事才能,武昌的官文纯粹就是废材,胡林翼尚在之时,官文比照湘军规模扩军,但从不出队打仗,遇到太平军进攻就只得求湘军救命,他在湖北的军队,最多可算流民,哪里算得上军人?湖北清军号称二十万,除去吃空饷的,实数最多五六万,其中一半还是胡林翼留下来的人马。
如果僧格林沁这帮清军将领有能力消灭曾国藩,他们自己就把天京拿下来,把李秀成抓住了,何苦以东南半壁交付曾国藩,养出湘军这个心腹大患来?他们就是因为打不过太平军、捻军,才让湘军坐大,又哪儿来消灭湘军的本事?他们战斗力不但不如湘军、太平军、捻军,连太平军裹挟的杂牌天地会武装都不如。
富明阿兵不满万,冯子材有兵一万,僧格林沁有兵二万六千,加上官文,各部兵力累计最多十万,怎么能消灭三十多万湘军呢?江南太平军残部还有数十万之多,湘军无需对他们动手,只要收缩战线,让开通道,几十万太平军就能把这些清兵消灭。
如果湘军举旗反清,清王朝要面临的可不只有湘军。若无湘军镇压,江南太平军残部数十万就能纵横江淮,淮北十万捻军更是所向披靡,其他如广东、贵州、云南、四川、西北,到处都是反清武装,基本靠分兵救援的湘军撑住场面。
远非起义中心的贵州,苗民军队一次就击败了湘军席宝田所部一万人,湘军屡次增兵才平定贵州。如果湘军反清,清王朝在贵州的武力瞬间清空,必须同时对付湘军、苗军、“大明国”。己方力量全部丧失,敌人凭空翻了一倍,难道大清还能撒豆成兵不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