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4 | 来源: 海边的西塞罗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各位好,今天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昨天一文《当你推崇“人性本恶”,你就是在呼唤被奴役》,我聊到了霍布斯与洛克,有朋友让我再展开谈一下。正好昨天又有人拿黑暗森林理论和我的观点抬杠……
其实这个文章我之前写过,删改后重发一下,没看过的朋友别错过,看过的朋友不妨重温。
还是那个问题,我觉得带有社达气质的设想,甭管有没有道理,哪怕就像刘慈欣老师自己说的,只是开了一个脑洞,却总能在我们的舆论场上传播的最广,一堆的人奉为圭臬。从严复当年的天演论算起,就是这样。
这其实挺耐人寻味的。
我总想稍微纠正一下这种风气,哪怕只是徒劳……
大刘只是开了个初阶社会学玩笑,好多文科盲却当真了。
我们今天重点刨一刨整个《三体》三部曲世界观最重要的一块基石:黑暗森林理论。
黑暗森林是什么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确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家,一本好的科幻小说,往往会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某个问题作出解答。而《三体》对宇宙的黑暗森林假说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它至少给“费米悖论”问题提供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解释。半个多世纪前,科学家费米提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既然宇宙中恒河沙数的星球可供智慧生命繁衍生息,而外星智慧生命的萌发只要比地球早上个几千几万年就应该成为科技值爆表的星际文明,那么为什么人类文明至今没有与外星文明接触,甚至为什么外星文明没有在人类进化出来以前,就到达地球把这里殖民掉呢?
这就是所谓“外星人为什么不跟地球人说话”的费米悖论。关于这个悖论的猜想性解答其实有很多。而大刘的“黑暗森林”理论是其中的一种:
在《三体》中,大刘借叶文洁之口,假设了“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之后又假设了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猜疑链”也就是说,在通讯受到光速限制的情况下。文明与文明之间永远无法达成绝对的信任,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技术爆炸”则假设一个文明对另一个文明的优势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一旦对方出现技术爆炸,很可能在瞬间对自己实现超越。
基于这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小说中,受叶文洁启发的人类第一位“宇宙社会学家”罗辑,创造了“黑暗森林”理论——外星人为什么不跟人类说话呢。因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黑暗森林,所有文明因为要抢夺有限的宇宙资源、满足文明无限的发展需求,因为猜疑链的存在无法构建彼此互信,所以必须对其他文明进行“发现就立刻消灭”的“清理”。所以宇宙的各文明之间永远无法彼此沟通,处于所有文明对所有文明无所不用其极的永恒彼此作战当中。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