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5 | 來源: 北向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單看某團平台,2022到2024這兩年時間,女騎手數量就從51.7萬漲到了70.1萬,增速高達35.6%,是男性騎手增速的近兩倍。
按理來說,女性更傾向於從事壹些比較輕松的工作,比如文員、零售員、服務員等等,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卻騎上了電動車,壹腳油門,踩進了男性就業的主戰場。
你可千萬別小瞧了這個現象,這背後是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也預示了我們未來經濟的走向。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回看30年前的日本,它驗證了壹個經濟鐵律,那就是經濟結構壹變,女性的位置也會跟著變化。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曾高度繁榮,GDP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工資、股票、房價壹路飆升,人均GDP比美國還要高。
企業到處招人,可以說遍地是機會,當時的日本大學畢業生,平均能收到2.86份offer,可能你還沒有畢業,就有好幾家公司搶著要你,每個大學生都是搶手的香餑餑。
因為就業市場極度繁榮,日本女性也被供到了神壇上,在婚戀市場上極受歡迎,男性隨隨便便打份工,就能輕松養活壹家人,女性即使不上班,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女性如果願意上班,都能輕松找到體面的工作,並且收益頗豐,完全能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但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經濟開始斷崖式下滑,隨後就是失去的30年,日本就業市場陷入了冰河期。
企業大規模地倒閉,沒倒閉的也瘋狂裁員,工作崗位變得僧多粥少,而日本女性就成了最先被犧牲的那壹批。
為什麼企業裁員會優先選擇女性呢?
壹方面,企業覺得女性要生孩子、休產假,這是額外的負擔。
另壹方面,女性大多從事客服、文員這樣的輔助性崗位,不是說這類崗位不重要,但在企業的眼中,經濟上行期,這些崗位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可經濟壹旦進入下行通道,企業只能優先保住核心勞動力,日本經濟以制造業為主,生產、研發、管理等核心崗位主要是男性,是企業的造血機器,所以大量的女性率先被裁員。
好在那時候的日本,已經成了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之壹,社保體系比較完善,家庭也普遍都有壹定的積蓄,所以大多數日本女性放棄就業,選擇了回歸家庭,把工作崗位留給了男性繼續卷,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的拾年,女性勞動參與率在逐年下滑。
但日本女性也就此跌下了神壇,經濟上無法獨立,精神上就不得不依附於男性,再加上經濟長期低迷,日本男性也卷不動了,開始躺平,不婚、不育、不消費的宅文化興起,女性在婚戀市場上的地位壹落千丈。
所以你看,當宏觀經濟環境變冷時,女性其實是更容易被就業市場淘汰,這聽起來很殘酷,但它就是現實。
那麼中國呢?會不會重復日本當年的老路?
我們這些年的經濟增速在放緩,就業壓力在加大,按理來說,我們也會像日本壹樣,女性回家,男性躺平。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大量的中國女性騎上電動車,加入了外賣大軍,風裡來雨裡去,幹著跟男人壹樣最苦最累的活兒,她們沒有依附於任何人,而是選擇了自食其力。-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