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6 | 来源: 可乐谈情感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个舞台,一个人,一个瞬间。
生命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又这么残酷。
78岁的李春来,咱们叫他“小丑叔叔”的时候,总是一张笑脸。他就像咱们身边熟悉的老人,热络、亲切。那天,一场面向社区群众的文艺活动,他穿着小丑服,又上了台,准备给大家带来快乐。
阳光正好,台下挤满了人,有老人,也有小孩。他一如既往地在舞台上蹦跶,脸上画着小丑妆。可表演进行到一半,大伙儿突然发现不对劲。他的动作慢了,脸上的笑也僵在那里。
“快看!”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他直直地向前扑倒,手里的东西散落,发出响声。台下全炸了锅,惊呼声、叫喊声乱成一团。工作人员赶紧冲上去,有人叫救护车,有人想把他扶起来。
救护车来了,把他送去了医院。大伙儿都捏着一把汗。经过医生们的不懈努力,李春来还是永远地停止了呼吸。2025年11月14日,一代艺术家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就这么走了,太突然了。”
这事儿,得从他小的时候说起。他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一家子都是干杂技的。那个年代,没啥娱乐,杂技最受欢迎。他从小就在舞台后台长大,不是玩玩具,是练功。
五岁,他就正式开始学艺。压腿、下腰、翻跟头,每天重复几百遍。他爸也是他师傅,可严厉了。有一次,他摔得膝盖红肿,想放弃,他爸指着墙上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几个字,就让他坚持下去。
“就是这样,选了这条路,就得扛住。”
正是在这种磨炼下,他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七岁头一回上台,虽然只是在角落里做些小动作,但听到掌声,他心里涌起一股劲儿,觉得这辈子就是干这个的了。
后来,他进了杂技团,天赋加上努力,让他进步飞快。传统的技艺,新的创意,他都学,都练。身体的协调、柔韧、力量,一天天在积攒。
“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给了舞台。”
11月15号,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发了个讣告,说李春来走了。这消息一传开,网上全是大家在怀念他。有人说,看过他多少次表演,有人说,“小丑叔叔”带给他们多少快乐。
同行们也纷纷发文悼念。中国杂技家协会、各个杂技团,还有很多艺术家,都说他为杂技事业做了多大贡献,艺品都特别好。一起工作过的朋友,也回忆起他平时是怎么为人处世的。
11月18号,广州市殡仪馆。告别仪式在那里举行。灵堂上,他的照片,还是大家熟悉的那个笑脸。遗像两边,摆满了各界送来的花圈和挽联,压抑着大家的不舍。
来送他的人排着长队。有老前辈,有同行,有他带过的徒弟,还有好多普通观众,都是自发来的。不少人眼圈泛红,脸上写满了悲伤。
一个看过他很多次演出的老人,红着眼说:“他让我们那么开心,这么好的艺术家走了,心里难受极了。”
现场很安静,只有低低的啜泣声。大家都用看着朴素的方式,送别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杂技、献给了观众的人。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