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05-22 | 來源: 東方早報 | 有1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盧耀如,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料圖
盧耀如:直面叁峽工程質疑
盧耀如,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叁峽工程階段性評估項目”地質與地震評估課題組副組長。
這些災害是否罪在叁峽工程
早報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談叁峽工程爭議與叁峽後續規劃
最近,湖北、江西等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嚴重幹旱,僅湖北就有50萬人飲水困難、千萬畝農田受旱,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域面積創下有衛星觀測以來的最小(詳見早報5月20日A1、A24版報道)。和近幾年叁峽及周邊頻發的泥石流、地震、水災等壹樣,又有聲音將這次大旱歸結為叁峽大壩所致。
這些災難真的和叁峽有關系嗎?叁峽後續工程要注意些什麼?為此,早報記者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叁峽工程專家盧耀如。
[對話人物]盧耀如
1931年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叁峽工程階段性評估項目”地質與地震評估課題組副組長。
叁峽問題並非近年發現
東方早報:溫家寶總理5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叁峽後續工作規劃》。英國路透社馬上就以《中國承認叁峽大壩存在弊端》為題報道說,這標志著中國政府承認叁峽工程“存在問題”。您覺得可以這麼理解嗎?
盧耀如:我覺得不是這個意思。這說明現在政府考慮通盤謀劃叁峽工程的後續工作,並進行資金上的統壹劃撥,而且現在正好是“拾贰伍”規劃的時候,中央也是聽取各方意見後作出系統的安排。
東方早報:叁峽工程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建與不建壹直爭論不休,您覺得自己屬於哪壹派?
盧耀如:這個很難說,那時年輕,血氣方剛,覺得中國需要這麼壹個大工程來揚我國威。
東方早報:那後來呢?
盧耀如:後來之所以到90年代才開工,是因為“大躍進”以後中國經濟發展受到影響,沒錢辦這麼壹個大工程,當時預計要花800億元。
東方早報:上世紀90年代初叁峽工程開工,您也參與了?
盧耀如:我1993年給叁峽建設委員會寫了封信,當時我就預計到建叁峽大壩不是問題,因為中國已有許多大壩建設的經驗。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