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0-29 | 來源: Edwin | 有2人參與評論 | 專欄: BC地震 | 字體: 小 中 大
圖中左上角為夏洛特女王群島,西北端紫點為1949年規模8.1地震震央,南端兩個紅點為1929年和1970年的規模7、7.4震央,黃點則為此次27日規模7.7地震位置(來源/加拿大地震局,制圖/世界日報)
高弘說,從地質和物理學角度觀察,27日的大地震並不令人意外。(圖:高弘提供)
卑詩省西海岸夏洛特女王群島(Queen Charlotte Islands)壹帶27日晚發生加國63年來最大地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地質調查局研究員高弘表示並不意外,雖然位置靠近加西地震高發區,但此次地震剛好處於長期未發生嚴重地震的板塊邊界帶,發生強震是“遲早的事”。
此次地震發生在外海,至今並無災情報告。但大溫陸地會不會發生可能造成重大災情的淺層強震?高弘指出,就觀測面而言,本區地震多發生於溫哥華島周邊至海峽位置,至少從現階段的科學證據中,未有跡象顯示大溫的地底會發生如同紐西蘭基督城般的地底淺層強震。
夏洛特女王群島周圍不僅是卑省,也是全國的地震高發區,若包含27日的地震,在加拿大有紀錄的拾大規模地震中,有肆次都發生在該地,包括排名第贰、1949年規模8.1大地震,此次地震則排名第叁,其他兩次也都在規模7以上。
高宏指出,該區在過去雖然發生多次規模7以上地震,但27日的震央在過往地震的“空窗帶”,在觀測紀錄中未曾發生強烈地震。
高弘解釋,壹條板塊邊界可以分為多段,若將27日地震位置標為第贰段,則過去數拾年第壹段和第叁段都已經發生過強烈地震,代表第贰段不斷累積壓力且未曾釋放,以物理角度觀察,發生破裂並引發地震令累積的能量得到釋放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對27日的地震並不感意外。
卑省靠近阿拉斯加外海,在312年前曾發生規模9大地震,27日的地震是否有關或是有助於釋放能量,減少規模9地震的可能性?高弘說,此次地震的板塊並非規模9地震所處的Cascadia隱沒帶,卑詩沿岸是瓜地福卡(Juan de Fuca)隱沒帶,系統並不相同,兩個系統是否會相互影響,仍需更多研究。
為何卑詩外海發生地震後,遠在數千公裡外的美國夏威夷海嘯威脅還高於大溫地區?高弘解釋,海嘯形成有兩大條件,壹為“海面位移量”,另壹為“震波的方向”,卑省的地震帶基本上與海岸平行,因此地震後較易形成東西向浪大,南北向浪小的情況,加上7.7地震規模遠不及2011年日本或是2006年南亞強震,再加上有溫哥華島屏蔽等因素,對大溫的影響相對較小。
在加拿大拾大規模地震中,卑省即包辦六次。高弘認為此次地震幸未造成傷亡,但提出強烈警訊:住在加西的民眾也應了解本地深受震災威脅,應做好准備和防護工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