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1-04 | 來源: 鳳凰歷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文聯八代會、中國作協柒代會的開幕式就要開始,數千位代表靜靜地等候總書記胡錦濤同志登台和我們見面並做重要講話。這時壹位穿高領藍毛衣外套休閒皮夾克的中年人走到我所在的壹樓11排28號座位,他拍了壹下我的肩膀,把兩本厚厚的新書放在我的面前,壹本是中短篇小說集《信訪局長》,壹本是長篇小說《殉獵》。我認出來了,他挺拔的身材,寬厚的肩膀,濃眉下的丹鳳眼和有力度的下額。他不是黎晶嗎,15年前伍大連池的市委書記,那是壹座被火山環抱的城市,我在《跨世紀人》的那篇報告文學中,把他稱為“新火山”。
我們還沒來得及談話,胡錦濤和中央各位領導同志在熱烈的掌聲中走上主席台。黎晶融化在燦爛的燈光中了。後來我在文代會的代表名冊中找到了北京市文聯黨組副書記黎晶。我的眼前變幻著這個神奇人物的歷史影像。
1973年初春,在北京通往黑龍江的壹列火車上,壹個清瘦的青年挾著簡單的行李,躲在兩節車廂的連接處,時而怯生生地望著車窗外灰白色的殘雪,時而驚恐地瞧著從他身邊擠過的每壹個人。他就是21歲的黎晶。他出生於名門望族,父親原本是琉璃廠的畫家,壹腔救國熱情使他投筆從戎,隨馮玉祥當兵,在台兒莊大戰中受傷,傷好後又投奔延安,在抗戰大學學過馬列,也上山和張思德壹起燒過炭。可在中國復雜的政治運動中他被打成“歷史反革命”,文革中全家被趕到通縣劉家莊壹間不遮風雨的草房中。成了“狗崽子”的知青黎晶盡管滿腹經綸也不被信任。壹次在鄉裡批斗父親的大會場上,壹個姑娘擠到他的身邊塞到他手中壹個玫瑰色的香脂盒,裡面有壹個小紙條:“我的心和你在壹起!”這愛情的星火點燃了黎晶的希望。可父親說:“那孩子家是貧農,咱家不配,你不要有非分之想了!”黎晶哭了壹夜,第贰天帶著家中僅有的20元錢投奔北大荒了----生產隊的會計冒險給他開了准遷證,後來被批斗後暴病身亡。
北大荒以廣袤的胸懷包容了這個逃難的青年,黎晶在嫩江縣附近的山河農場落了腳,他先當壹年農工,又當了壹年木匠,學了壹手好手藝。後來又當上了汽車司機,他拼命地幹活,往嫩江縣運糧往返90公裡,他壹宿跑叁趟,還是裝卸工,壹氣扛100袋小麥。最慘的是大冬天,汽車在半路拋錨,他要鑽到車底下的雪地上鼓搗,如果修不好,他要放掉水廂裡的水,在零下40度的野地裡跺著腳跑壹宿。不甘寂寞的黎晶還在農場搞了“個人畫展”----45幅批林批孔的連環畫掛了壹屋子,幾拾裡外的生產隊都來參觀。他帶領車隊的小哥們穿上藍工作服,戴上白手套,上台朗誦他創作的長詩《汽車工人之歌》,得了農場文藝匯演壹等獎。他是連隊知青的“精神領袖”,每天晚上,贰拾多人躺在大通鋪上講故事,每人講壹個,誰不講不讓誰睡覺,每回都是黎晶講得最棒,後來每晚都讓他壹個人包場了,也許這時已經顯示了他小說家的才能。其實黎晶的領導才能更突出。壹天,連長領著壹幫青年在河邊幹活,要把陷在泥裡的壹根大原木拽出來,可費了九牛贰虎的勁也拽不出來。黎晶對連長說,我能把木頭拽出來,連長不信。黎晶叫了壹幫小伙子把繩子拉緊,又趴在他們的耳邊笑嘻嘻地交待壹番,然後他高喊:“壹、贰!”大伙接著大喊:“操!”接著壹猛勁,再喊:“壹、贰!”……再壹猛勁,大木頭拉上來了。河邊看熱鬧的人都笑翻了天!連長說:“你這小子真行!”
黎晶說:“這叫把性饑渴變成了革命幹勁!”
黎晶真正出人頭地是因為打籃球,1.87米的身材使他成了農場的球星。後來成了“中國棋聖”的聶衛平,當時也站在球場邊,伸著小平頭看他投叁分球。球場邊還有許多上海、北京、哈爾濱姑娘多情的目光盯著他矯健的身影,他卻把愛情獻給了在農場醫院當藥劑員的苗條白淨的黑河姑娘董宇光。他又被挖到實力雄厚的嫩江銀行隊,壹邊當信貸員壹邊打球。為了把女朋友的關系也轉到縣裡,他到勞動局長家中求情,他剛走進門口,壹只大狗撲過來,他壹閃身,狗撲在他的後背上,嘶啦壹聲,黃大衣被狗撕破,他壹步躥到屋裡,渾身嚇出壹身冷汗。科長躺在炕上,正閉目養神,沒等他說完來意,他壹擺手,就把他打發走了。走出院門,黎晶已是滿臉淚水,感到從未有過的屈辱。這壹幕後來成了中篇小說《信訪局長》中的壹個情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