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2-12-02 | News by: 万维读者网 &nb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彭丽媛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由中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主办的“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陈竺说,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中国将在5年内迈向艾滋病病毒零新发感染、艾滋病相关疾病零死亡、零歧视的目标。
全球基金秘书处总经理加布里尔·加拉米洛赞赏中国保持了万分之5.8这一非常低的感染率,但中国人口庞大,5年之内实现“零艾滋”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世卫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彭丽媛等等近400人参加了活动。彭丽媛参与拍摄的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首次发布。
短片以彭丽媛教感染艾滋病的孩子弹钢琴开头,通过她给孩子们弯腰系鞋带、给运动场上大汗淋漓的孩子们送水等细节传递社会的关注。彭丽媛在影片中接受采访时回忆,她第一次在村子里见到这个感染艾滋病的孩子时,那双不敢看人的眼睛让她心里非常难过,欣慰的是,几年过去,如今孩子已经长高了,长大了。
此前的11月30日上午,彭丽媛的丈夫,中共总书记(明年还将接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第七门诊部,看望艾滋病患者,参加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培训交流活动。习近平说,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大家的兄弟姐妹,全社会都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防治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11月26日,北京举行了2012年国务院防治爱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国务院防治爱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会议。会前李克强与十余名来自民间防治爱滋病组织的代表进行了座谈。李克强反复强调:“在防治爱滋病领域,社会组织的作用特殊、不可替代;而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同样需要发挥好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作用。”
据11月29日大公网报道,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虽然近几年越来越少地出现在舞台和银幕上,但她作为联合国爱滋病亲善大使,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上。
(陈冯富珍向彭丽媛颁发世卫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聘书)
联合国有关专家曾表示,当初选中彭丽媛出任世卫组织“亲善大使”,除了她的影响力和公众形象,更因为她有一颗热爱公益事业之心,身上凝聚着一种勤奋上进、锲而不舍的精神。
《环球人物》2011年第17期文章详细介绍了彭丽媛从歌唱家到世卫组织“亲善大使”的过程和经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