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2-03 | 來源: Edwin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銀行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在上世紀九拾年代末, 首批商品房個人貸款的客戶普遍貸款年限在15年左右,以此推斷,首批房奴有望在今年徹底翻身。而事實上,在這批房奴中,大多數人僅用了5到10年就還清了貸款。
首批“房奴”顯然是幸福的。據壹位已發放了10多年住房貸款的信貸員介紹,最早購房的人多是做生意的有錢人,年齡約在30歲到40歲之間,貸款也通常只有10萬元左右。而如今購房人的年齡多在20多歲,這群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新房奴們,面對的卻是動輒上百萬元的貸款,提前還款的可能性小了太多。
幸福的老房奴
提前還貸型:手裡壹有錢就先還貸款
最老壹批房奴,大約以江浙生意人為主,但是北京人中最老的房奴,恐怕是那些從低矮狹小的平房,搬進寬敞樓房的壹批居民。
“那時候住進樓房可是壹件相當給面的事兒。”王新似乎已經住夠了平房,相當“趕時髦”的她也打算嘗試壹下貸款買房,2002年在北贰環某小區購買了壹套叁居室。
王新回憶,當時房子全款30多萬元,自己與父母湊了約20萬元的首付,再向銀行貸款10多萬元,壹貸就是10年。而當時每月還款大約1000多元,這占到了王新當時月工資的多壹半,王新壹心只想“趕緊還完”。
保守的“60後”們總覺得欠別人錢是件痛苦的事兒,王新也不例外。雖然前幾年苦些累些,但“手裡壹有錢就先還貸款”,僅僅5年的時間,王新就把所有貸款還清,踏踏實實地住上了新房。
讓她想不到的是,當初完全沒有投資概念的“換房”,如今竟成為她每月收入的最大來源。據了解,這套樓房的身價如今已經漲到500多萬元,月租金可達到8000多元。
“當時哪兒想那麼多啊,咱也不知道後來房價漲成這樣了,早知道還不如像別人那樣,多買幾套留著升值投資呢!”王新壹個勁兒地吃著後悔藥,“不過平心而論,當時真覺得這樣太不靠譜了,要怪還得說自己沒有投資的眼光。”
不過,讓王新慶幸的是,當年壹起買房的人在房價翻了個兒後,覺得樓市“拐點”到了,紛紛將房子出了手,“當時壹套房子能賣100多萬呢,覺得真多,有人把這筆錢投進了股市。不過現在看來,還是我這沒賣的最賺錢。”
再買壹套型:贰套的房租剛好還首套月供
2001年5月,顏潔在北京買了屬於自己的第壹套房。據她回憶,當時是用公積金貸了34萬元,20年期,每月還款2100至2200元之間。同時和顏潔壹起買房的,還有自己的弟弟和身邊的幾位朋友,“當時只有每月固定額度的還款方式,不像現在選擇這麼多,大家貸款的年限長短不壹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