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芥園養生醫館 | 專欄: 芥園養生醫館 | 字體: 小 中 大
【芥園養生·立春篇】
2012年2月4日 星期壹
農歷正月拾叁 立春
本期導讀 :
【立春養生】護肝補陽 健康咬春
【中醫養生】夜臥早起 披發緩行
【芥園醫囑】枸杞生姜大棗茶
【通神的藥】 贰月春韭 綠意正濃
【立春養生】
-養肝保陽氣
立春,是壹年中的第壹個節氣。“立”揭開了春天的序幕。 立春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壹個“生”字。因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春季養生主要是護肝。
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護肝要從心情著手,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情緒不宜過於激動、興奮,要保持愉悅、平和,這有利於疏肝理氣。
在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忌情懷憂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
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之機,通過適當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祛病除疾。還可以應用中醫獨有的“伍行音樂養生”理論聆聽角調式古樂《胡笳拾八拍》和練習“六字訣養生功”的噓字功,達到身心和諧的境界。
-壹起來“咬春”
“咬春”是指在立春這天吃壹些春季的新鮮蔬菜,壹般是北方生吃水紅蘿卜、南方生吃生菜,也包括吃春餅。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多以豆芽、韭黃或韭菜、粉絲、雞蛋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食用。
蘿卜、韭黃、韭菜皆為辛味食物,有辛甘發散的功效,利於升發和保護陽氣。春季應肝,主升發疏泄,而辛味食物恰好有此作用。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生發和肝氣的疏泄。
【芥園醫館養生建議】
“立春”日起,人體生理機能也發生改變。中醫認為,立春後人體少陽經脈的經氣開始升發,肝陽隨著陽氣升發而上升,機體將慢慢進入新陳代謝比較旺盛的階段。
所以立春後養生保健的方法,飲食起居的宜忌又與隆冬不壹樣。
-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叁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立春後,自然界萬物欣欣向榮,這時應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放松形體,否則會傷肝。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不要過早減衣:
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壹旦氣溫下降,將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老人、嬰幼兒及體弱多病者尤其應注意腳部、背部保暖。青年女性不可過早地換穿裙裝,否則會導致關節炎與婦科病。
-每天梳頭百下:
《養生論》說“春叁月,每朝梳頭壹贰百下”。春天陽氣萌生,人體的陽氣也向外升發,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春天梳頭,有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作用。
-少吃補品和鹽:
立春後進補要適度,食補和藥補量都要減少,以便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的特點。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立春壯膽最佳處方
>>>經絡方:壹只腳站著,另壹只腳的中段踩在擀面杖上來回搓動。
簡簡單單瘦下來--“擀腳底培元法” 方法:將壹根中等長度的擀面杖放在地上,壹只腳站著,另壹只腳的中段踩在擀面杖上搓動,力度以腳底感覺酸脹為度。反復搓踩至腳底發熱為止。每只腳搓踩5-10分鍾。早晚各壹次。 這個方法不僅能減肥,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想調理脊椎,重點用足內側足弓位置著力去搓踩;想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重點用左腳。搓上幾分鍾,腳底就會有壹股熱流隨著腿部壹直向上,直至內髒或某個部位,這叫“氣沖病灶”。亞健康狀態、脾胃功能不好的都可用此法。
>>>食療方:粳米、花生、小米、大棗、百合、桂圓煮成粥喝。
勝過名貴補品的“元神養生粥” 配方:壹把粳米,壹把花生,補脾潤肺;壹把小米補虛開胃,壹把大棗補脾胃、潤心肺;壹把百合滋陰清熱,理脾健胃,再加上壹小把桂圓益脾養心補血。這六樣煮成粥喝,每日早晨喝壹碗,能養足胃氣。 立春時節養生重頭戲就是養胃氣,贰月份時在此基礎上添壹把蓮子,可以助胃氣提升;叁月份再加壹把薏米,養胃祛濕,不過8種食物,壹個春天喝下來就能讓你元神大振。
>>>瑜伽方:每日早起做幾分鍾“瑜伽樹式”。
立春起做“瑜伽樹式”,任你逍遙過百春 方法:雙腳並攏直立,右腳站穩,左腳彎曲向上抬,膝蓋向外展,用左手抓住腳腕向上提,把腳踩在右大腿的根部。雙腿保持平穩後,雙手合拾在胸前,然後慢慢地把手臂舉起,向著天空伸直。把意識放在手指尖上,取上肢延伸、氣血升發之意,能堅持多長時間就保持多長時間。專注很重要,“以意領氣”。 個體式能打通下肢的6條經絡,增強肝脾腎功能,延緩衰老。同時,能伸展到上肢的多條經絡,尤其是被稱為“肩脈”的小腸經,可以改善頸肩不適,對肩周炎和頸椎病都有療效,都市白領和老人不妨試試。
【養生藥膳】
-蓮子百合羹: 蓮子15克,幹百合15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蓮子去心,與百合同入砂鍋加清水慢火煮至蓮子肉爛,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熟後,即可食用。 有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的功效,主治久咳脾虛、心煩、不眠。
-決明子粥: 炒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後加冰糖即成。 清肝、明目、降脂、通便。適用於目赤紅腫、畏光多淚、高血壓、高血脂、習慣性便秘。
-薺菜水餃: 薺菜500克(大統華有冰凍的賣),豬肉餡250克,面粉500克,將新鮮薺菜洗淨入沸水汆數下,撈出剁碎,調入肉餡佐料,包成水餃。 薺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素有“叁月叁,薺菜當靈丹”的美譽,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腸癌及痔瘡等病。
-豬肝綠豆粥: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綠豆、大米洗淨同煮,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熬,至八成熟後,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調味。 補肝養血、清熱明目、養顏潤膚,特別適合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芥園醫囑】
肝主春,肝苦急,食甘以緩之,用辛補之。可飲用枸杞生姜大棗茶。 原料:枸杞20顆、紅棗6粒、生姜3片。 做法: 1、 枸杞用溫水泡發2-3分鍾,紅棗用刀從中間劃壹刀; 2、 將泡後的枸杞,紅棗放入幹淨無油的鍋中,加入800ml清水,開大火燒開;煮沸後,下入生姜片,轉小火,蓋上鍋蓋,燜煮5分鍾即可。
【通神的藥】 -
贰月春韭 綠意正濃
韭菜自古享有“春菜第壹美食”的美譽。春天的韭菜特別嬌嫩鮮甜,有健胃提神、養生補氣等功效,被稱為“天然偉哥”。食家評價“韭菜春香、夏辣、秋苦、冬甜,數春季的韭菜最鮮嫩可口。” 春天氣候冷暖不壹,人體需要保護“陽氣”,韭菜是溫性食品,可以祛陰散寒,春季多吃韭菜還能“養肝”。此外,春天易生困,韭菜對防止疲勞乏力有神奇的功效,也可用這“素中葷”來破解春困。韭菜洗淨切段,雞蛋打勻,油熱後,放入蝦皮煸炒至香,倒入打勻的雞蛋,待雞蛋稍有固定形狀後倒入韭菜,煸炒後加鹽,姜末、味精,再翻炒即可。韭菜辛溫發散,助於人體陽氣生發、舒暢,雞蛋養血。這道菜能滋肝養血,生發陽氣。
如你有有關問題可聯系我們:
www.ngrcanada.com
Mail: service@ngrcanada.com
Tel: 778 996 9000- 本文由專欄作者供 "溫哥華網" 專用,未經作者與網站同意,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本人意見,與網站無關, 本站對內容不負任何責任.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