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5-29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提要]针对台湾《中国时报》希望台湾当局放行林毅夫返乡之路的社论文章,台当局"防务部门"28日深夜发布新闻稿指出,林毅夫是"敌前叛逃的罪犯",有违军人忠贞气节和武德价值,对于他的返乡问题,台当局立场至今并未改变,在处理上绝无模糊空间。
林毅夫的返乡之路荆棘满布。台当局防务部门28日表示,林毅夫是“敌前叛逃的罪犯”,有违军人忠贞气节和武德价值,对于他的返乡问题,台当局立场至今并未改变,在处理上绝无模糊空间。(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资料图)
中国台湾网5月29日消息针对台湾《中国时报》希望台湾当局放行林毅夫返乡之路的社论文章,台当局“防务部门”28日深夜发布新闻稿指出,林毅夫是“敌前叛逃的罪犯”,有违军人忠贞气节和武德价值,对于他的返乡问题,台当局立场至今并未改变,在处理上绝无模糊空间。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刊载社论文章《哀陈怀生尸骨无存,愿林毅夫返乡有路》称,与台湾黑猫中队队员陈怀生相比,1979年从金门游泳到大陆的连长林毅夫对台湾造成的伤害,远不及前者当年对大陆的侵害。林毅夫失踪之后,台当局防务部门巴不得此人已死;林毅夫成为知名经济学者之后,台当局仍秉持“汉贼不两立”立场,对他不予谅解,不肯让他返台。
社论文章指出,林毅夫2008年至2012年间,曾任世界银行资深副行长暨首席经济学家,这不只是对林本身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包括大陆与台湾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表现的肯定。杰出优秀的林毅夫,为了投入复兴中国的行列,却成了台湾的“公敌”!是否也是被国共内战扭曲、折磨的牺牲品?
文章呼吁,内战没有英雄,两岸都须向前看,希望台湾当局让林毅夫有条回家的路。
对此,台当局防务部门28日深夜发布新闻稿指出,《中国时报》的社论内容模糊了军人忠贞气节和军人武德价值。
台“防务部门”在新闻稿中表示,1979年,时任金门马山连连长林正义(林毅夫原名)游渡至大陆,“前线投敌”,台当局对此案处理的立场至今并未改变,台当局防务部门、内政部门及“陆委会”曾多次公开表达“人道考虑同意入境”、“法律责任依法处理”、“叛逃行为予以谴责”等处理原则。林毅夫目前仍在台防务部门通缉中,他若到案将被“依法处理”。
台防务部门强调,台当局在林毅夫案的处理上,“绝无模糊空间”。(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相关阅读:
投笔从戎的高才生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父亲林火树给他取名叫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林毅夫据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林毅夫自小牢记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一个人如果有能为十亿人谋福祉的能力,就应该毅然投身到这样的事业中去。因此林毅夫后来从台湾毅然泅过海峡,投奔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了父亲和自己的一个梦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