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7-14 | 來源: 世界新聞網 | 有2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房市情報 | 字體: 小 中 大
由於公寓市道降溫,數據顯示愈來愈多地產發展商將發展項目改售為租,在大溫地區投資興建專供出租的樓宇,盡管數量與出售的公寓大樓相較仍是小巫見大巫,但開工量是近40年來僅見。
根據房地產研究公司HQ Real Estate Services發表的最新租屋市場報告,盡管出租公寓數量與專供出售的公寓大樓比較,仍然相去甚遠,但增幅已是40年來僅見。業界表示,預估未來伍年大溫將新增5000新出租單位,但這個數字仍不足以因應人口增長所需。
報告指出,由於公寓的銷售市道降溫,而興建專供出租的樓宇愈來愈具經濟效益,也是穩健投資,因此再度受到開發商青睞。
例如擁有北美冰聯溫哥華肯奈克斯冰球隊(Canucks)的阿奎裡尼集團(Aquilini Group),去年向市府申請在羅渣士體育館(Rogers arena)旁興建641個單位的出租公寓大樓,是近期最大的開發計劃,加上鄰近地區的小型申請案,近期光是溫市就有至少1000個單位。
●新出租單位 多是翻修舊建物
這樣的轉變與過去伍年截然不同,根據加拿大房貸及房屋公司(CMHC)資料,大溫每年新建的出租樓宇單位平均只有407戶。
HQ合伙人古德曼(David Goodman)預估未來肆到伍年,大溫新建出租公寓單位將達5000戶,但租屋供應聯盟(Rental Housing Supply Coalition)認為仍遠低於區內人口增長所需的6500戶。
古德曼認為,未來的增加的數量主要來自續約(renewal),並對現有建物展開翻修,或將老舊建物拆除改建,而非全新的開發案,不過對租客而言,未來的選擇將更多。他說大溫目前約有10萬5000戶專供出租的樓宇,加上4萬5000戶共管式出租公寓,總數約5萬戶。
CMHC的研究也顯示,大溫租屋供應無法趕上人口增長所需,2002年時每千人有60戶出租公寓,但2012年已減至50戶。
Cressey開發集團副總裁雷曼姆(Hanni Lammam)表示,發展商對興建出租公寓重燃興趣主要是市府在高房價壓力下提供不少誘因,例如增加房屋實用比率、減少停車位要求及降低開發許可費等,業者當然會把握機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