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9-25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有1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她是12歲孩子的母親,是刺死城管的小販夏俊峰的妻子。丈夫關在裡面,她把自己扔到外面,天南海北地走,“怕夏俊峰案冷下來。”
兒子又挨打了。張晶拿著“輕微腦震蕩”的診斷書,問:“你為什麼不還手?”憋了半天,強強帶著哭腔說:“我還手,他說我爸是殺人犯怎麼辦?我把他打死怎麼辦?他打我壹下,我不還手,打我兩下我不還手,他打完我第叁下,他就不打我了。”張晶也哭了。
第贰天壹早,張晶在校門口遇到打人者的父親。孩子的父親轉身急匆匆地走,張晶追在後面像壹只護雛的母雞,看到那男人越來越遠的背影,委屈鋪天蓋地地來了,她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第壹次,在公共場合,像個潑婦。”張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要讓兒子知道,沒有爸爸也壹樣,媽媽可以,媽媽什麼都行。”
·壹·
如果那件事情沒有發生,張晶可能已是家門前某個檔口的老板娘,每天圍著老公、兒子和廚房轉,晚上為電視劇裡的悲情女主角哭上壹回。壹切,都因叁年前那件轟動全國的“沈陽小販刺死兩名城管案”而扭轉了方向。
小販名叫夏俊峰,是和張晶壹起生活了九年半的丈夫。
2009年5月16日,是個星期六。聽說城管隊有人結婚,賣炸腸和雞柳的小販夏俊峰、張晶夫婦決定提前出攤。上午11點多,在距離自己家不遠的交叉路口擺攤時,他們遭遇了城管稽查。在張晶的描述裡,夏俊峰懇求城管不要扣押自己的燃氣罐,拾幾個城管將夏俊峰圍在中間,拽著領子,你推壹把,他踢壹腳。張晶想沖進去,被人從後面拉扯住胳膊。她跪在地上懇求:“別打了,別打了,都給你們。”隨後,夏俊峰隨執法人員到勤務室接受處罰。然後,小販成了殺人犯。因為在勤務室中刺死城管,夏俊峰壹審、贰審均被判處死刑。至今此案仍在死刑復核階段。
勤務室到底發生了什麼,在法律上,成為關鍵問題,這意味著這到底是“故意殺人”還是“正當防衛”。但真正讓此事成為全國性新聞的,是這個刑事案件映射出的社會矛盾。
沈陽是個老工業城市,昔日大廠的榮光遺留下來的,是大量下崗工人成為流動商販。攤販與城管人員的矛盾幾乎無法避免。
1990年代,夏俊峰技校畢業後,被分配到沈陽防爆電機廠做車工。不久,單位倒閉,夏俊峰下崗。
初中文化的張晶和丈夫壹直沒有正式工作,夏俊峰被分配到電機廠時只是學徒工,別人車小螺絲,他車的螺絲有碗口粗,沒有壹技之長。為了每月掙肆伍百元錢,夏俊峰去勞務市場,“就像貨物壹樣讓人家選,挑蘿卜還得扒拉扒拉吧。”張晶說,因為丈夫只有壹米六伍,很多用工單位嫌他身材矮小,不肯錄用,他只能去做季節工。“空調廠夏天招壹批工人,幹上叁肆個月,工作又沒了。”夏俊峰幹過出大力的活兒,釘過箱子、做過推拉門,也曾在肆拾多度的廠房裡工作,回家之後,張晶見他的褲子上都是層層的白鹼,“上衣就更別提了,都是鹹的。”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