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0-20 | 來源: 星島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推廣公民參與政治及投票的民間組織「公民動力」,昨日舉辦「萬錦市第2、3、6、8選區候選人大會」,13名在上述選區競逐市議員壹職的候選人出席,介紹自己的政綱,並回答現場市民提問。
出席昨日候選人大會的,包括第2選區的何胡景、關榮恩及David Papadimtriou﹔第3選區的Christine Brawley、Don Hamilton、Jawed Syed及潘海昌﹔第6選區的Zach Armstrong、楊綺清及蕭成振﹔第8選區的Peter Deboran、古文琳及Joseph Remisiar。
大會先給予每人兩分鍾作自我介紹及講解政綱,之後再讓台下公眾提問。由於大會希望將是次活動焦點集中在青少年有關問題上,多項公眾提問都涉及學生及家長關注的議題。
其中有大學生提及,上下學時乘搭公共交通時都要支付成人車資,日常交通費用非常昂貴,詢問各候選人將如何支援及改善學生的交通費負擔。
提出學生乘車優惠
Peter Deboran表示,市政府應該發展壹套整體性的巴士系統來服務整個約克區;蕭成振則建議將較少乘客的班次免費讓公眾使用,或推出學生及耆老半價優惠,以增加公眾乘搭公交;Jawed Syed亦贊成給予學生乘車優惠。不過,Zach Armstrong卻反駁,營運巴士系統的是地區政府的工作范疇,並非市議員層面可解決。
競逐約克區公校教委-萬錦市(2、3、6區)的彭錦威,提出學校附近經常交通擠塞的問題,引發了台上候選人激烈討論。Christine Brawley直指家長責無旁貸,因為很多家長都依賴駕駛代步,如果多讓孩子步行或騎單車上學,學校附近的交通流量自會減少。
另壹方面,關榮恩質疑在其選區內有學校區長期出現嚴重交通擠塞問題卻遲遲未有解決,同壹選區的何胡景表示,過去4年任期,他已爭取到在某些學校外豎立不准掉頭、不准停車或不准泊車等告示牌。
Don Hamilton則炮轟,很多問題都源於教育局沒有與市議會好好合作。例如新學校的興建規劃,就算市政府提出修改建議,教育局仍然無視建議而壹意孤行。本報記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