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0-20 | 來源: 環球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767億元人民幣,這壹數值較去年相比增長了58.8%,未來幾年仍然會持續增長。發布這壹數據的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的報告還顯示,中國的“海淘”也正在向贰、叁線城市的消費群體延伸。預計2014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54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網絡銷售部主任莫岱青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運轉,消費者對於海外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量正不斷增長,為海外代購市場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國內外商品的價格差也是促進該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
消費者購買能力大幅度提升
北京的曹小姐是壹名不折不扣的海外購物狂熱者。在她的衣櫃裡放滿了國際壹線品牌的服飾。在網購還沒有興起之前,她購買海外商品的方式是前往該品牌設在中國的專櫃。但她很快發現,這樣並不合適,“比如法國kenzo品牌的衣服,歐洲已經流行得熱翻天,國內門店非常少,也鮮有大的折扣,所以只能找網上的代購。”
實際上,像曹小姐這樣具備奢侈品購買能力的人在中國並不在少數。貝恩咨詢公司發布的《2013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稱,中國奢侈品消費量達1160億美元,其中很大壹部分來自海外代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冷冷清清的中國奢侈品專櫃。
隨著電子商務和網絡支付平台的不斷完善,“足不出戶,輕輕壹點鼠標就能選擇來自全世界的商品”早已不是神話,海外代購受到了無數中國消費者的追捧。無論是微博,微信上的私人海外代購,還是國內海淘網站,生意都拾分火熱。身在法國從事護膚品代購的黃鮮向《僑報》記者透露,她平均壹個月的收入基本都在1萬至2萬人民幣之間。
“首先是價格,比如購買壹個寇馳的女士背包,專櫃的價格可能要比海外代購回來的貴叁分之壹,甚至是壹半多。”對此,莫岱青這樣說道。在她看來,價格的昂貴與中國的進口關稅是息息相關的,按照相關規定,位列海外代購首位的化妝品要收50%進口稅,而數碼產品、手表類征收30%的進口稅,金銀首飾及文化用品等商品征收稅率最低為10%,除了這些以外,還要在商品進入流通環節時征收17%的增值稅。
食品安全憂慮帶熱母嬰產品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