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0-28 | 来源: 京京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现象,这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嗜辣。一个人的口味改变是健康问题,但如果亿万国人的口味都在悄无声息的改变,就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在这股席卷中国的“辣之风”之下,大众饮食文化的传播和流行方向背后到底有哪些不可不知的原因?
辣椒(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壹读》不久前刊发了一篇《重口味胜利的逻辑》,用相当长的篇幅进行归纳梳理。为什么西南和中南内陆地区会嗜辣,文章提出一个非常新颖的解释:按照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先生的发现,如果将重辣口味的版图与《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图》进行对照,重辣版图背后的秘密就水落石出了。四川、湖南、湖北以及江西部分地域,换言之,长江中上流的大部分地区恰好与太阳辐射年总量低于110千卡的热量区相重合。那里的人之所以重口吃辣,是因为晒不到太阳。
为什么辣会在全国流行?文章的解释是“吃辣比甜、鲜的成本低,时间成本也更低”:1、因为鲜是高成本的,而辣是低成本的。麻辣可以掩盖食材的新鲜度。 2、品出鲜味,更需要食客分分钟钟都有一种悠然从容的心境,这在当下显然是一种相当奢侈的要求。3、依然居于全国第二口味的甜,其实更多的是正餐之外的甜,是餐后甜点,是街头巷尾的各种台式甜品。甜被从正式餐桌的主要环节中剥离了出来,而成为一种单独的点缀。这些分析是否靠谱,或许应当先从其归纳的两个现象是否准确完备来分析。其实辣味流行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世界性现象:
人口流动与口味流行
中国嗜辣地区远非前述川、贵、湘、赣地区,陕西、宁夏和甘肃部分地区同样嗜辣,甚至新疆亦是如此,只是这些地区以面食为主,不但未发展出复杂菜式,甚至很多地方炒菜都很少,与西南和华南内陆地区相比,它们不易给人留下嗜辣的强烈印象。
谈到嗜辣,全球著名的当属墨西哥,此外,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韩国等地区的人均有强烈的嗜辣偏好。南亚、东南亚和墨西哥均属日照强度很高的地区。如果西南和华南内陆嗜辣是因为日照强度不足,那么日照强度最低的北欧应该是世界上最嗜辣的地区。
日照强度假说给人的荒谬感,或许来自对地区嗜辣现象本身归纳梳理不足。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流行?嗜辣这同样不是一个正确的好归纳。中国人越来越嗜辣其实等价于为什么中国人会越来越流行吃兰州拉面、吃新疆烤串、吃沙县小吃、吃东北饺子。
因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流行的并不只是前述嗜辣地区的饮食,还有兰州拉面、新疆饮食、沙县小吃、东北饺子,还有一些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却同样占据了大片江山,譬如安徽人开的小笼包子店。
中国人越来越嗜辣,同样还等价于为什么美国人越来越爱吃中餐、墨西哥餐、意大利皮萨,等价于德国人为什么越来越爱吃土耳其烤肉,英国为什么越来越流行吃印度咖喱,法国人越来越流行阿拉伯人的“古斯古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