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16 | 來源: 墨旋博客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留學生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留學生的同居率高達80%,而且還有年齡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勢頭”。上個月,中國北京某媒體披露的數字猶如壹顆重磅炸彈在留學生或者准備留學的人中間炸開。有人驚歎,有人懷疑,有人不屑壹顧;家長們開始擔心孩子出去後會不會同居,國內的中介開始擔心生意會不會因此減少,而國外已經選擇同居的學生們只是反問:我們都是成人了,何必大驚小怪。
美國的壹所留學生圖書館(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有人曾這樣寫道:“從浩瀚的知識海洋到簡單的洗衣做飯,從美妙的異國情調到揮之不去的鄉愁,伍彩繽紛的異國生活無法掩飾現實生活的諸多無奈,空虛、寂寞成為許多海外留學生最常用的詞匯。就這樣,很多中國留學生就在迷茫與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時代。”
中國留學生真的走進了同居時代?
網易網調查從“80%”這個數字開始,但不只是為了辨別數字的真偽。記者輾轉與近拾位留學生取得了聯系,試圖還原他們在國外的真實生活和感受。更多時候,記者在問,那些不滿拾八歲就身處異國他鄉的孩子們,他們在做些什麼。與有計劃、有准備出國的大留學生們相比,那些拾幾歲的孩子更讓人擔心。以前,很多小孩出國是因為在國內讀不下去,但現在家長們的態度正日趨理性,小孩子出國的目標也逐漸明確,這壹部分的家長和孩子的比重正在逐漸加大。小孩子出國也越來越多。壹般情況下,孩子至少會讀完初叁才會選擇出國,占該中心業務的1/3;讀完高中後到國外讀大學的占1/3。
小孩子選擇出國的幾個因素:壹是在國內讀書壓力大;贰,國內高考競爭激烈;叁,即使在國內上了大學,仍然要面臨失業的危險,不如早到國外開闊眼界,進退均可;肆,國內教育缺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環節;伍,語言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在國外學習還是比較幸福,年齡小,孩子可以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
那麼,孩子出國以後怎麼辦呢?
Tina曾經和Lily住在壹起,現在悉尼讀研究生。“將來也許我會讓自己的小孩在拾幾歲的時候出國,因為這個時間段接受能力強,要是大學的話,就略為晚了點,尤其是語言上。但是,我還是覺得父母在身邊照顧生活和管理比較好,單獨出來,除非孩子非常自律,要不很容易變”。孩子們出國後語言文化方面的差異會帶來很大壓力,而且他們尋求協助的能力相對較低,更依賴家庭。尤其在心理方面,孩子們的交際會遇到困難。
劃分小留學生和大留學生,最直接的標准是年齡。根據有關國家的政策,18歲以下的留學生需要在當地指定監護人,並且不能夠單獨居住。當然,監護人是否負責?那要因人而異。但監護人的設定,再加上國外初高中學習階段的課程負擔較重,小留學生們無疑要面對更多的限制。想要同居,並不容易。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