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22 | 來源: 星島日報 | 有2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安省華商餐館會會長陳勇儀(見圖)表示,本地華人餐館比主流西餐館更難請人,飲食界勞工非常短缺,希望政府能重開餐館技術工人引入外勞,紓緩業界人手嚴重不足情況,否則華人飲食業就更難經營。
陳勇儀表示,本地華人餐館特別粵菜大酒樓的東主,多年來都是「壹廚難求」。因為不少有經驗大廚年事已高,有些退休甚或去世;又因這行業工作時間長及辛苦,薪酬不高,令年青人卻步。
廚師侍應皆不足
陳勇儀認為中餐館更難請到適合大廚,因為中餐大廚需長時間訓練,能獨當壹面的大廚,並非在廚藝專科學院讀幾年書,考到文憑畢業就成大廚,起碼要在廚房實習至少10年,跟老師傅學藝。雖然,本地有社區學院數年前設中廚培訓班,因資源問題數年前已經結束,令本地中餐館不論侍應,廚師都拾分缺乏。聯邦移民部將技術移民類別差不多完全關閉,中餐館東主再難從中港台申請廚房技術工人。
他希望移民部重新考慮准許餐飲業包括中餐館,重新輸入技術勞工(大廚)配額,讓業界得以繼續生存,提升本國飲食水准,這將有利經濟發展及增加就業機會。本報記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