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22 | 來源: 星島環球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家庭醫生在線報道,現如今,我們可以看到很報道稱某些食物摻假,這使我們感到恐慌。究竟哪些食物會摻假,哪些食物可以放心購買呢?今天,為大家出出招。看看有哪些食物容易被摻假吧。
6種食物易摻假
橄欖油。研究發現,橄欖油是摻假最嚴重的油脂,常見的冒名頂替油品包括: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指出,選擇橄欖油有肆個要點:壹是酸性值,可食用的橄欖油酸性值不超過3.3%;贰是認准“特級初榨”肆個字;叁看產地,壹般從西班牙、意大利、希臘這3個國家進口的橄欖油質量較好;肆看色澤,壹般越清亮越好。
牛奶。摻假牛奶中常見的添加成分包括:奶粉、尿素和凝乳。更惡劣的還有利用尿素、洗滌劑、蘇打和脫脂奶粉制成的“假牛奶”。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指出,好牛奶口感均勻而順滑,倒在幹淨玻璃杯裡,停幾分鍾,再倒出去,杯壁上均勻壹層薄薄的掛杯。
蜂蜜。蜂蜜中的摻假成分包括:糖漿、玉米糖漿、葡萄糖等。中國養蜂學會蜂產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董捷指出,從外觀來看,好蜂蜜應該是潤澤的膠狀液體,有著蜂蜜特有的光澤,但又不像水那樣透亮和澄清,並且壹般來說,蜂蜜越稠越好。
咖啡。假冒咖啡中常見成分包括烤玉米粉、大麥粉等。速溶咖啡中的摻假物主要有麥片、澱粉等。真咖啡應具有特殊的咖啡香氣。真速溶咖啡沖泡後立即溶解,無漂浮和渣滓。
橙汁。橙汁中摻假成分包括:葡萄柚汁、玉米糖漿等。
蘋果汁。摻假成分有:葡萄柚汁、高果糖玉米糖漿等。對於果汁,專家建議不買過分鮮艷的,選擇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較少的。
那麼,你知道食物的摻假方式嗎?
食物的摻假方法
摻兌:主要是在食品中摻入壹定數量的外觀類似的物質取代原食品成分的做法,壹般大都是指液體(流體)食品的摻兌。例如:香油摻米湯、食醋摻游離礦酸、啤酒和白酒兌水、牛乳兌水等。
混入:在固體食品中摻入壹定數量外觀類似的非同種物質,或雖種類相同但摻入食品質量低劣的物質稱作混入。例如:面粉中混入石粉、藕粉中混入薯粉、味精中混入食鹽、糯米粉中混入大米粉等。
抽取:從食品中提取出部分營養成分後仍冒充成分完整,在市場進行銷售的做法稱為抽取。例如:小麥粉提取出面筋後,其余物質還充當小麥粉銷售或摻入正常小麥粉中出售;從牛乳中提取出脂肪後,剩余部分制成乳粉,仍以全脂乳粉在市場出售。
假冒:采取好的、漂亮的精制包裝或誇大的標簽說明與內裝食品的種類,品質、營養成分名不副實的做法稱作假冒。例如:假乳粉、假藕粉、假香油、假麥乳精、假糯米粉等。
粉飾:以色素(或顏料)、香料及其他嚴禁使用的添加劑對質量低劣的或所含營養成分低的食品進行調味、調色處理後,充當正常食品出售,以此來掩蓋低劣的產品質量的做法稱為粉飾。例如:糕點加非食用色素、糖精等;將過期霉變的糕點下腳料粉碎後制作餅餡;將酸敗的掛面斷頭、下腳料浸泡、粉碎後,與原料混合,再次制作成掛面出售等。
由此看來,在購買食物的時候要多當心哦。-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