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23 | 來源: 高伐林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今天需要特別反思:為什麼早年以改變不合理的社會財富分配制度、創造壹個人人均等的社會為理想的共產黨人,建國之後卻沒有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呢?為什麼迄今還有不少人堅持認為貧富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公,只是改革開放以後才有,在毛澤東時代不存在這種問題?
老高按:用通常簡而言之的說法:左派要求平等、公正,右派爭取民主、自由,但這兩者,真的就那麼對立嗎?左派會反對民主、自由?右派會否定平等、公正?
我注意看萬維上有人將我歸於“右派”----甚至還有人指斥我是“民運分子”。如果向往民主就是“民運分子”,那“民運分子”的陣營可真太龐大了!----算不算右派不去管它,但我敢說,對平等、公正的向往,我壹點也不比左派差,有機會了,更會“鼓與呼”。
我曾經在武漢和北京的機關工作過,曾深為體制內的等級分明而詫異,而我曾工作過的團中央,在體制內所有機關中,還算等級觀念最淡薄的----機關內部的上下級,從部級、局級到處級、科級、無級,很能打成壹片(我曾經介紹過,由於從胡耀邦那時形成的傳統,團中央機關內部的風氣直到八拾年代中後期都還是比較好的),不過,在對外的場合,在中國諸多黨和政府機構,我眼見的景象是,絕對丁是丁,卯是卯:級別、頭銜、位次、順序,半點也不能含糊,絕不能錯亂顛倒。工資、住房、配車、以及配備秘書、警衛、司機、護士、廚師等服務人員人數多少、出差時住宿、交通的規格……等等待遇,還有信息分配(這是政治待遇的重要標志:什麼官員聽什麼傳達報告、看什麼文件和內參、得知什麼消息),都是跟著權力和級別走的。尤其是在眾多領導人都會出席的場合,現場出場、退場和坐席的排序,媒體刊發的姓名先後,更絕對不能“僭越”,若將在上者放到下面了,在下者放到上面了,都是“政治錯誤”“責任事故”、都會產生“極壞影響”。
遇到這種場合,我的腦海中屢屢不禁湧起大不敬的念頭:
追求平等,不就是革命者的初衷嗎?老壹輩人發動和參加革命,不就是要反抗社會不公、要建立壹個打破等級、眾生平等的新社會嗎?怎麼到了他們自己掌權,偏偏要這麼斤斤計較等級?
官場如此,大而言之,中國社會的等級,更是怵目驚心。以公正平等為標簽的政權,在很長時間內,甚至以官方白紙黑字的政策,來劃分等級、來分配生存資源。
中國大陸學者張鳴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上發了篇文章《平等背後的羊頭與狗肉》,他說:“對平等的追求,曾經被掛在我們的牆上,是我們的招牌,但是,時間久了才發現,招牌就是招牌,跟內容沒有多少關系。”
張鳴還說:
革命成功之後。學蘇聯建立的社會主義政權體系,不僅官僚機構等級森嚴,而且把整個社會變成了壹個等級鮮明的金字塔。處在金字塔最下層的,是成分不好的賤民,其次就是農民,然後城市的工人和市民,再就是革命幹部,而幹部則分好多等級,每個等級所享受的待遇,包括衣食住行和信息獲得,接待的儀式,都各自不同。人說,毛時代的官員,貪腐的不多,不錯,但他們有特權,所謂的特權,其實就是等級制下的各自不同的待遇。
我在社會主義中國、在體制內待的時間太久了,對這些現象慢慢習焉不察、不以為意了。是到了西方國家,才猛然醒悟,正如上面提到的張鳴教授的文章標題所昭示的:原來,中共打下江山,“平等”只是掛出的羊頭而已!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楊奎松教授2007年有篇文章《關於建國以來黨政幹部收入的問答》,寫得有理有據。我最近才讀到,而且我得知,柒年過去,情況基本沒有變化。這裡將他這篇文章轉貼出來。中國據說左派很多,其中還有毛左,卻不知為何,沒有關注這壹問題,更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其實倒真是65年壹貫制,毛、鄧、江、胡、習時代都是如此。我很願意與左派壹起,揭露中國森嚴等級的真實情況,弄清其來龍去脈,為實現社會公正平等,壹起努力呼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