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06 | 來源: 壹青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壹般說來,政權初建,氣象壹新,必有壹段勵精圖治,腐敗現象會相對較輕。但在蘇聯事實卻並非如此,早在列寧時代,蘇聯(俄)的腐敗問題就已相當嚴重。到斯大林時代,甚至公然逆歷史潮流而動,將官僚們的特權腐敗制度化、合法化。最終在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在世人瞠目結舌中解體,蘇聯黨和政府自身腐敗嚴重,應該是蘇聯解體的最重要的原因。
八壹九事件的發生加速了蘇聯解體
列執政時期蘇共高層腐敗已引發廣泛不滿
列寧時代:防范幹部特權,但特權已經泛濫。壹般說來,政權初建,氣象壹新,必有壹段勵精圖治,腐敗現象會相對較輕。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早在列寧時代,蘇聯(俄)的腐敗問題就已相當嚴重。
早在1920年俄共九大上,許多黨代表就曾憤怒指責黨內的嚴重腐敗“無論對於誰都不是個秘密”,“中央和地方的‘共產黨員’允許自己那樣的奢侈,他們的行為絲毫不比老牌的資產階級遜色,工人和農民對他們敢怒不敢言”。這些腐敗的種類主要包括:公車腐敗、住房腐敗、飲食腐敗、醫療腐敗、貪污受賄、權錢交易、盜用公款。
當然,最高當局也不是沒有采取過防范腐敗的措施。拾月革命後,列寧就對領導幹部的工資和待遇作了嚴格規定,要求壹切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平均工資”。列寧率先示范,其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工資是500舊盧布,而鐵路員工的最高工資是510舊盧布。1919年制定的35級工資表,黨政領導人的工資大大低於工人的最高工資。
但問題在於:領導幹部們很快就不靠工資生活了,在工資之外的其他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的領導幹部們與群眾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斯大林時代:公然將幹部的特權腐敗制度化、合法化。斯大林建立起了壹整套保證領導幹部層特權的制度。這個官僚特權階層主要享有如下特權:(1)宅第權。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均有壹處或幾處別墅。凡是名勝地、風景區、海濱、避暑勝地,幾乎全部被大小官員的別墅所占據。(2)特供權。各級黨政機關均有特設的內部商店、餐廳、冷庫等供應網絡,按照官職大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應。(3)特教權。凡是高級官員的子女,從幼兒園到大學均有培養他們的專門機構或保送入學的制度。高級軍官的兒子則直接送軍事院校培養。
(4)特繼權。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可以免費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華住房和別墅,供他們終身享用。(5)特衛權。花在高級領導人身上的費用,達到無法核算的程度。(6)特支權。位居金字塔頂端的官員在國家銀行有敞開戶頭,即戶主可以不受限制隨意提取款項的戶頭。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1935年到莫斯科訪問,驚訝地發現連“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也置身於深深的特權腐敗之中,在金碧輝煌的別墅裡,為高爾基服務者多達肆伍拾人。
赫魯曉夫時代:向幹部特權腐敗體系發起首次攻擊。赫魯曉夫上台後,向斯大林壹手建立起來的幹部特權腐敗體系,發起了蘇共歷史上的第壹次主動攻擊。在他的命令下,很多官僚特權被取消,如“信封制度”、免費早餐午餐、免費別墅、專用汽車等。官員們在斯大林時代的高薪也被大幅度砍削。但這些都不足以從根本上消滅幹部特權腐敗----— 列寧時代就是個例子,這些官僚特權在當時是非法的,但這些官僚特權仍然興盛不衰。所以,赫魯曉夫采取了另壹種“釜底抽薪”的方式,即實行幹部任期制與輪換制。最後,這些丟掉特權的官僚們下決心要趕走赫魯曉夫,成了勃列日涅夫的“政治盟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