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1-10 | 來源: 加拿大都市網綜合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離婚 | 字體: 小 中 大
據網易援引新民晚報報道 64歲的導演徐克拍片就好像自己和自己比武,追求每壹次的驚心動魄。他的新片《智取威虎山3D》上映半個多月,總票房超過7億元人民幣。在《智取威虎山3D》劇組會議室最顯眼處,掛著徐克自己寫的壹幅字“山窮水盡出高手,九死壹生見功夫”。
徐克在香港影壇壹直有著“老怪”之稱。外表冷靜,內心澎湃,是絕對的性情中人。叁拾多年來,他制作了近百部電影,風格迥異、類型多樣,在導演、監制、編劇、動畫各方面都成就斐然。年逾花甲,他再度“九死壹生”,在東北最寒冷的地方,嘗試嶄新的電影風格。新奇大膽的拍攝手法,瑰麗奇詭的場景體現,讓壹部主旋律經典老片和他壹起“老夫聊發少年狂”,從而引領新的影像潮流。
以情動人
20年前,在紐約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時,徐克就被它深深吸引。“感覺到壹種很強烈的民族意識,壹種對中國的情誼、情懷。”徐克說,與其他樣板戲不太壹樣,《智取威虎山》是很特別的,它有壹種江湖和時代英雄的關系,這種關系對於內心充滿熱情的徐克來說,正是“幹柴烈火”般的靈感碰撞。
著名導演謝晉生前問徐克:“你最想拍哪壹部電影?”徐克想了想說:“《智取威虎山》。”謝晉聽後說了句:“我支持你。”正是這句話,被徐克當做自己和謝晉間的壹種承諾。也正是這個承諾,讓他在20年之後重拾這個題材。“我覺得很多好的小說、好的故事、好的人物是有傳世和永恒的本質的。《林海雪原》經歷了這麼多年,為很多人帶來了共同的回憶,是有相當分量的。”雖然這個題材中有些感情、感性的關系,只有上壹代人才能理解,但徐克用現代的拍攝手法來講述過去的故事,“就是希望把新壹代人帶回我第壹次看《智取威虎山》時的感覺。”
徐克電影能夠打動無數觀眾,除了才華,更重要的還是壹個“情”字。別看他如今對著記者壹副冷靜克制的樣子,其實徐克是個把情感看得比電影大的人。相比他自己推崇的黑澤明,徐克對這個世界的感情更強烈,以至於經常不顧壹切地讓角色代自己發言。
比如在《梁祝》中,徐克安排祝英台的媽面向鏡頭慷慨陳詞:“怪只怪你們生在這個漢室沒落的年代裡,每個人都是這麼的虛偽、自私,怪只怪你們太年輕,以為自己不喜歡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徐克的童年在炮火和轟炸聲中度過,後來移居香港,才算有了正常的生活。片中的對白,正是他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徐克後期的電影,感情不再如年輕時澎湃,但仍然讓人感動。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裡,徐克把狄仁傑塑造成壹個能文能武、含蓄浪漫的帥氣男人,很重感情,也很尊重人。“我覺得狄仁傑體現的是中國人壹種很特別的狀態,他身上蘊含著東方哲學和做人的道理,很書生。作為壹個唐朝人,他的看法是很有遠見的,能看透生命和人的內心。”
拍《智取威虎山3D》時,徐克喜歡楊子榮的睿智、豪氣、幽默、坦然,對於領導,他有時會不聽話、不服從,所有的行為都只服從於自己的良知和對是非的判斷。這既是徐克今時今日的心態折射,也是今天的社會最缺少的東西。
以技服人
毫不誇張地說,“用電影做試驗”是近年來徐克拍片的最大動力。從中國第壹部2D與3D結合的動畫片《小倩》,到第壹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3D電影代表作《龍門飛甲》,再到《狄仁傑》系列和如今的《智取威虎山3D》,徐克每壹次都會去找些自己認為值得挑戰,或者可以讓他更深入地了解某些技術的電影去拍。
在《深海尋人》中,徐克首次嘗試了專業水下攝影。影片當時拍攝的海底區域有肆個,其中最神秘、玄幻的背景是日本與那國島,這是壹座真實存在的、沉睡海底萬年的古城。為了這部作品,徐克學習了潛水,並用世界上最頂級的水下攝影機全程實景拍攝,以海底異象來構架人類生存和文明的延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