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1-23 | 来源: 余安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安倍 | 字体: 小 中 大
日本人质事件仍是国际社会热议的事件之一。有消息称日本政府已通过中间人与ISIS接触,不过一切都在水面之下。对于安倍政府的应对措施,日本国内批评者居多。
ISIS劫持日本人质惊动全球
《日刊现代》1月23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毫无疑问,安倍晋三在“开罗演讲”中承诺为埃及政府提供反恐资金是此次事件的导火索,但是安倍没有汲取教训,在事件发生后,仍然出现“三大失误”,可谓安倍的“三宗罪”。
其一,事件发生后,安倍将亲以色列的外务副大臣中山泰秀派往约旦负责处理相关事务。中山负责指挥搜集信息及其他事宜,但是他被ISIS视为“敌人”。安倍派遣中山自然是希望尽快解决该事件,可是安倍忘记了,中山泰秀和他的父亲、前任邮政大臣中山泰正晕均是“日本以色列友好议员联盟”的成员。
“伊斯兰国”最近疯狂叫嚣要在以色列实施恐怖袭击。在此非常时刻,安倍怎能派这样一位与以色列走得很近的官员?
其二,而安倍在以色列国旗后演讲。人质事件后,安倍在耶路撒冷召开紧急记者会,称“我强烈要求他们不受到伤害并立即获得释放,我对这种行为感到极为愤怒”。这本来并不是件大事,但是看到安倍演讲台后的背景,观众可能会大吃一惊----以色列的大卫星国旗。
以色列是阿拉伯世界的敌人。安倍不仅把亲以色列的官员派往“前线”,更是亲自在以色列国旗前演讲,这恐怕不仅会招致ISIS的愤怒,还可能升腾起整个阿拉伯世界对安倍的敌意。安倍此举刺激了伊斯兰的反日情绪。
其三,在ISIS宣告的截止日期前,安倍已经表示“不会支付赎金”,这无疑提前给日本人质“判了死刑”。
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21日表示,“政府不会放弃人道援助,也不可能支付赎金”。《日刊现代》认为,尽管这可能是政府的本意,但是明说出来似乎不太合适。ISIS很可能在赎金交付截止日期前就已经获知日本政府的这类发言。
对两名人质而言,日本政府早早地便下了“死刑”的决定。而如果欧洲国家面临类似情形,政府通常在发言上慎之又慎。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04年,日本籍游客香田证生在伊拉克被极端组织割头的事件。当时日本政府同样是严辞拒绝交付赎金,而政府的决绝换来的是血的教训。不过可悲之处在于安倍并未从那次事件中得到什么。日本政府的处事方法没有改变,安倍政府也没有展现任何进步的迹象。
文章最后表示,(两名日本人质)不能指望这样的政府活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