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1-28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俄羅斯 | 字體: 小 中 大
要說2014年哪個國家的領導人心理落差最大,恐怕非俄羅斯總統普京莫屬。
2014年,位於我們北方的鄰國人民和可愛的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都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壹年。壹方面,在年初,俄羅斯成功舉辦了索契冬奧會並成功問鼎獎牌榜,向世人展示了自2003年經濟騰飛以來的成就,3月,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失控的混亂時刻壹舉收復克裡米亞,此舉擴大了領土,保住了戰略支點,加強了俄羅斯對黑海沿岸的控制,而冷戰後壹直處於戰略防御狀態的俄羅斯罕見地在戰略方向上發動攻勢也使俄羅斯國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瞬間爆棚。
然而好景不長,俄羅斯在年初國際舞台上壹系列招搖的表現,特別是在克裡米亞這壹戰略方向上對西方國家發起的進攻,終於使西方世界意識到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不是也不可能是西方國家在國際事務當中的馴服工具,於是乎,政治上孤立,經濟上的制裁等接踵而至。孤立和制裁很快起到了效果,到2014年下半年,俄羅斯資本外逃已達千億之多,而盧布的匯率更是壹跌再跌,短短幾個月,盧布兌美元的匯率便打破了1998年以來1:36的歷史最低紀錄,並在壹個月、壹周、壹天、幾小時之內先後跌破40、50、60、70大關,俄羅斯迅速萎縮成只有西班牙、韓國水平的中等規模經濟體。
經濟上的衰退迅速消解了俄羅斯國內由於戰略進攻形成的國內政治力量團結。在俄羅斯壹些地方,分裂主義勢力重新抬頭,蟄居了許久的政治反對派也開始蠢蠢欲動。就在俄羅斯12月26日宣布盧布危機結束的肆天後,2014年12月30日,盧布再次暴跌9%,收於1:58.9左右,而似乎與此相呼應。同日,由於俄羅斯著名網絡作家、異見人士納瓦利內受審,俄羅斯的內外反對派利用谷歌、推特和Facebook等平台煽動了數千抗議者聚集在馬涅什廣場聲援納瓦利內。雖然最後抗議活動被驅散,莫斯科地方法院判處了數名參與抗議者天數不等的拘留,但是抗議還是成功地攪亂了壹年壹度的新年跳蚤市場。難怪普京在14年12月25日宣布取消了他本人和其它高官們的新年休假,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注定讓普京這個新年過得有些艱難。
隨著俄羅斯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讓普京下台”這個沉寂了多年的聲音再次出現。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反對派希望通過這次政治經濟危機迫使普京下台,谷歌、推特和Facebook等公司才無視俄羅斯政府的壓力公然為反對派提供串聯平台,聲援納瓦利內的的游行當中也喊出了“我們應該推翻這個政權”的口號。上壹次出現類似的抗議活動是在2011年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陷入“舞弊”丑聞時,當時在俄羅斯境內有50多個城市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斷斷續續持續了壹個多月。
而此次抗議活動僅寥寥幾千人(而且據俄媒體報道,由於抗議地點馬涅什廣場正在舉辦新年跳蚤市場,還有許多不明真相的游客被裹挾進抗議人群中,這點筆者從當天去馬涅什廣場游玩的中國學生當中得到了證實)的規模,持續時間也只有壹晚上。據俄羅斯最近的民調顯示,仍然有柒成以上的民眾支持普京,而對於西方社交平台的冒犯,俄羅斯方面似乎也並沒有很在意,就在抗議活動發生第壹天,即12月31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還通過Facebook向全世界致以新年的問候,而此舉無疑是展現俄政府對時局把握的自信。
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與西方作對,已經使西方意識到不能指望俄羅斯“配合”西方國家的全球戰略,對普京政權必須“除之而後快”,西方國家最近考慮加強制裁措施就充分地表明了這壹意圖。 然而,普京政府當前雖如臨大敵,但想借此危機把普京趕下台基本上是沒什麼希望的,而個中原因也不難理解。
首先,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之後的壹段時間裡,俄羅斯曾經為融入西方社會主導的後冷戰國際體系並成為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壹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經濟上,俄羅斯嚴格遵循了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甚至允許西方國家的經濟顧問們直接簽發經濟改革命令,通過“休克療法”快速將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和公共服務部門私有化,而國家幾乎全部放棄了對經濟活動的管制;政治上,俄羅斯徹底放棄無產階級專政政體,全套依照西方國家政治體制設計自己的政治制度,並用專制的手段鎮壓了反對政治改革的反對派(1993年拾月事件);在對外政策上壹定時期追求親西方的外交路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