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2-20 | 來源: 喬克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姜文 | 字體: 小 中 大
劉曉慶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自己和姜文在《芙蓉鎮》的壹段往事:姜文總是嘲笑中國電影,稱“你們電影主要是車好,結果壹群爛司機去開。”
以下是全文摘要:
您的藝術生涯是從“文革”期間開始的吧?
劉曉慶:其實八個樣板戲對我們這壹代還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八個樣板戲全部拍成電影了,於是我是在肆川音樂學院附中讀書,我在我們學校就是成績很好的,高材生吧。學校有壹個試驗田,種子田,我就是最年輕的壹顆種子,就是專業特別好,但是文化大革命以後呢,有壹分配規定:50%的學生要下放到農村去做普通農民,這是教育部的壹個文件,於是我們有壹半去了邊遠地區,藏族自治區啊,彝族自治區啊,或者華鎣山周圍,去當普通農民,我當時就分到達縣地區宣漢縣的壹個玉米原種廠。然後就在玉米原種廠去種玉米,戶口都到那兒去了,永遠不可以再到城市裡面來。我們壹直在種玉米,我在種玉米的時候當了伍好工人。後來普及樣板戲,軍分區招文藝兵,普及樣板戲還要互相比賽啊,於是就聽說,因為我不能丟我的專業嘛,我的專業是學揚琴,所以每天收了工以後就在壩子上打揚琴啊唱歌啊,因為我是音樂學院附中畢業的。然後唱給工人聽,後來又宣傳毛主席語錄。
達縣軍分區組織了壹個宣傳隊,裡面壹共拾個人,拾個人我們演12個節目,壹個人有11個節目,我是隊長,很快就成了成都軍區的樣板,當時阿慶嫂也演過,所有的樣板戲,我基本上從頭到尾,包括過門全部都可以唱完,然後就這樣才從達縣軍分區,經常會演,全部是演樣板戲,然後從達縣軍分區調到省軍區的宣傳隊,然後又從省軍區的宣傳隊,又調到成都軍區話劇團,壹到話劇團就是演柯湘。柯湘我在京劇裡面就演過,都會唱,然後就在裡面演B組,因為我年輕嘛,因為成都軍區劇團還有壹個老師,他演A組我演B組,然後有演這個,為了演這個我至少看了壹百多遍《杜鵑山》的電影。
後來我碰到楊春霞,當時對她太熟悉了,那時候我已經是名揚肆海的大明星了,楊春霞就說喜歡看你的電影,我說你知不知道我就把這壹段講給她,我說看你《杜鵑山》看了壹百多遍,我說我也演過,但當時我們只是話劇,只是演其中壹場,所以當時這個普及樣板戲,吸收了發現了好多這種人才,像我們這些人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對我後來戲劇的功底啊,還有對舞台上的發揮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咱們說《瞧這壹家子》,很多人非常喜歡你演的那個張嵐。
劉曉慶:拍《瞧這壹家子》之前,我並不是壹個明星,雖然拍了壹個電影,還沒有名揚肆海吧,後來就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呢,他們是《小花》請我去。那壹年北影的導演都很喜歡我,有叁個電影同時請我演主角,壹個就是《婚禮》我演的1號,我跟張良演壹對,《小花》就是我唐國強、陳沖啊,當時陳沖已經拍過《青春》,我也拍過壹個電影吧,唐國強也拍過壹個電影,但是我們叁個都還沒有特別有名,然後這個時候王好為導演就請我來演這個《瞧這壹家子》。我看了劇本我以為他請我演張金玲那個角色,我就覺得我這種角色演的比較多了,而且忙不過來,本身又不是專業學校畢業的,後來我就拒絕了,拒絕了以後呢,結果王好為說我讓你演張嵐,我壹看張嵐還挺有意思的,因為沒演過,當時我們這壹代全部都是演像小花這樣比較正面的人物,像這種中間人物還沒有演過,當時只有28個鏡頭挺少的,還有個演員叫陳裕德,他只有柒個鏡頭,他比我更少,我們倆難兄難弟。
同時拍叁個戲很辛苦,因為《小花》要把頭發拉直,張嵐要把頭發卷起來,然後還有《婚禮》,這樣叁個電影跑。對我來講還是很嚴峻,因為我沒有上過表演學院,對我們這壹代來講,如果你有機會,能夠演到這個角色,你如果演得好,很可能就是壹舉成名。但是如果演的不好你永遠就不能再拍電影,所以在那壹年當中,我基本上看著人家在說話,腦子裡在想我怎麼演這個角色,經常半夜想起這個戲我要這麼演我就會跳起來,就根本不怎麼睡覺,完全是自己在琢磨。在百花獎評獎的時候,我以為好幾個角色,票數就分散了,後來《瞧這壹家子》28個鏡頭真的得了最佳配角獎,當時沒有金雞獎,只有百花獎。百花獎裡面也沒有男配角和女配角,配角只有壹個,所以這個競爭特別厲害。那以後就開始就特別有名,觀眾就都知道我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